1on1興櫃訂閱:7/13 耐特、指標公司,新公司等 6 篇↩️

1on1上市櫃訂閱:7/25 已上架、中華資安、八方、星亞等 8 篇↩️

1on1生技訂閱:AI 與生技、思捷優達、啟新生、望隼,隱眼與利潤等 6 篇↩️

7/25:科技高獲利股↩️ 7/23:中華資安↩️  7/15:八方雲集↩️ 7/13:耐特↩️ 7/15:星亞視覺↩️ 7/5:指標股↩️ 7/2:微程式↩️  6/25:新公司↩️ 6/22:AI 與生技製藥↩️ 6/17:超秦↩️ 6/16:祥圃↩️ 6/9:經貿聯網↩️ 6/7:天能綠電↩️ 6/5:朋程 ↩️ 6/2:思捷優達↩️ 5/26:啟新生↩️   

不定期隱藏潛力公司,選訂閱季刊、不用等通知!(興櫃訂閱排除生技)。  財報更新(訂閱同步):耐特材料、7753 財報已上傳 【Teaser】更新:7/24 中華資安。

經貿聯網老客戶擴增案、印尼業務…帶動營收獲利 Jun 2025(全)

By Harris, 9 六月, 2025

經貿聯網推展老客戶擴增案(SCR)、印尼業務,以帶動營收獲利

  經貿聯網(代號 7841)成立於 2000 年,目前股本 2.4 億元,迄今(2025) 年五月初員工數為 149 ,再加上子公司經采科技員工,有超過 210 人以上。經貿聯網員工超過八成為軟體技術人員。主要業務為信用卡Debit 卡發卡系統、收單系統、刷卡機及刷卡機維運、付款閘道、數位簽單平台之系統服務商經貿聯網董事長扈端華表示,業務採一條龍服務,從信用卡、簽帳卡的發卡/收單,payment gateway(付款閘道)、簽單平台的資訊安全(ISO27001)都一手包辦。

  不同於母公司經貿聯網做軟體開發與維運服務,子公司經采科技是做硬體銷售,產品是刷卡機(即信用卡金流的收單工具)銷售與維護。海外布局方面,轉投資合資印尼子公司 PT. Cyber Smart Network Asia,也是做作刷卡機銷售與維護。公司表示,已經是第一家獲審核收單執照資格的 IT 型態公司,有機會在印尼市場開拓新商機。

銀行端爭奪信用卡商機,經貿聯網業務量可望穩定攀升:

  在各民營銀行的競相發卡與行銷,信用卡已是台灣成年消費者支付工具的主力(據現行民法規定,年滿 18 歲可申辦信用卡主卡),近年大受歡迎的行動支付,絕大部份比例亦綁定信用卡,方便年輕人在各類電子商務網路上購物,也讓信用卡發卡量向上推升。

  經貿聯網服務的就是這些信用卡發卡銀行,已累積廿多年經驗,對於信用卡金流與法遵有深刻了解,能解決銀行發卡端的瓶頸、並符合數位潮流與金融科技趨勢,獲得不少銀行信任。

經貿聯網競爭優勢,有開放式系統,軟體模組化,為銀行作系統服務:

  經貿聯網的競爭優勢,在 ⑴ 採用開放式系統,報價競爭力好,⑵ 且模組化軟體,能針對不同金融單位需求,提出相適應產品。並 ⑶ 能協助銀行客戶作系統化服務,協助數位轉型等新應用。

  本篇全篇文章〔經貿聯網 問與答分為營運、展望、市場與競爭、財務相關等 4 面向,合計有 1 字頭高雙位數討論。其中,以營運相關,市場與競爭各 5 題為最多比例。例如在開放式系統開發之優勢,與客戶間的合作模式,還有市場方面印尼合資子公司過去經營主軸以及未來的布局方向等。

  另外,本篇文章末尾附上金管會五月公布的銀行有效信用卡卡數的表格作分析(取前五大信用卡發卡行及與經貿聯網相關的銀行群),更有助在 17 大點【觀點】裡思考公司營運展望。

全文文章內容 = 聚焦文章內容 + 增補文章內容。已購買標題結尾有(全)字之全文文章,無需再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標題結尾有(增)字),因為內容都一致。全文章、聚焦文章有含【觀點】;另,僅全文章、增補文章有財務報表。新加入會員,應先詳讀◎〔購物.更新 〕分頁◎說明;內容型態網站不可退費,已購買全文章、自行重覆購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無任何退費機制。

(一)公司部門與沿革:

  1. 業務目前焦點集中在 4 個部門: 核心事業處,商品服務事業處,數位金融事業處,數位創新處。又以前三個為現今營收主要來源。
    1. 核心事業處:產品為「CyberCARD」發卡解決方案。是一種開放平台開發系統,客戶有 11 家銀行。
    2. 商品服務事業處:產品為「CyberMARS」收單解決方案(帳務清算,即是把刷卡金額,收進至收單銀行)。
    3. 數位金融事業處:產品為「CyberOPERA」智慧數位流程管理系統
    4. 數位創新處:產品為「CyberSaaS」網路即軟體服務,在網路上提供外部客戶的訂閱制產品
  2. 2001 年獲得台新銀行信用卡委外專案(從開發到維護、等於替台新維運信用卡平台的開發)。
  3. 2011 年從委外型態,轉為開發自己首套產品「CyberCARD」,迄今有 11 家銀行端使用此發卡模組產品。
  4. 2014 年成立研發團隊,壯大公司研發實力。
  5. 2016 年赴國外考察獲啟發,投入 SaaS 網路即軟體的服務開發,以接續未來金融科技(FinTech)應用。
    • → 台灣金融法規、客戶對 SaaS 網路軟體服務態度較為保守,其 SaaS 業務拓展不易。
  6. 2017 年成立合資的印尼子公司、持股 49%;著眼當地 2 億人口的市場。
    • → 預估 2025 年合資的印尼子公司可望近損平,2026 年有機會爆發
  7. 2021 年將硬體部門拆分,成立獨立子公司經采科技(持股 90%),以刷卡機與維運,業務相似精誠金融7819)。
  8. 2021 年協助 LINE Bank 網路銀行發行第一張 Debit 卡(簽帳金融卡)
  9. 2024 年取得第十家客戶,在台灣信用卡發卡系統提供商市占率最高。主因採開放平台系統,客戶接受度好。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