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n1興櫃訂閱 5/1 歐都納、創控、關稅談判、頌勝、神數、立盈等 9 篇↩️

1on1上市櫃訂閱 4/24 昶瑞、昕奇、生合、大立光、中興電與關稅三部曲等 11 篇↩️

1on1生技訂閱 4/9:台耀化學、視航生醫、禾榮科、威力德 等 4 篇↩️

5/1:歐都納↩️  4/26:創控科技↩️ 4/24:昶瑞機電↩️ 4/20:昕奇雲端↩️ 4/16:生合↩️ 4/14:大立光 ↩️ 4/13 中興電↩️ 4/11-2Q25台股+中國找盟友↩️ 4/9 台耀化學↩️  4/8:崧騰↩️  4/5:關稅反擊or談判↩️  4/3:關稅與台股↩️  3/30:頌勝↩️  3/27:神數↩️

不定期隱藏潛力公司,選訂閱季刊、不用等通知!(興櫃訂閱排除生技)。  財報更新(訂閱同步):印能、稜研、精誠金融、竑騰、宇辰系統。 【Teaser】更新:4/11 2Q25 台股文章,增加摩根大通報告近 3 百字觀點4/3 對等關稅納 2 國新資料、增 24 年廿大貿易資料

安理會鋪墊打水漂;烏美暫不協議,歐重掌主導權 Mar 2025

By admin, 1 三月, 2025

副標:英法美整合前、烏克蘭不簽礦產協議

  2025 年二月下旬國際矚目的外交角力,就是烏克蘭俄羅斯是否會實現 3 年戰事以來的真正停火?在援助烏克蘭反抗入侵上,美國前一任拜登政府及歐洲多國都提供一定的軍事與經濟援助。但歐洲與美國拜登援烏手段,限制遠程火力使用在俄本土,並不構成對俄羅斯真正打擊,成效如外界已知道的,皆未能真正扭轉俄軍實質占領烏東四州盧甘斯克、頓內茨克、扎波羅熱、赫爾松的局面。直到 2025 年一月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上台後,其內閣成員與川普正履行競選時對選民的承諾,積極協調烏俄雙方能坐下來考慮會談,或是推動雙方能簽署協議,以結束進行數年的戰爭。

  美東時間 2 月 28 日(台灣時間 3 月 1 日),烏克蘭澤倫斯基未跟美國總統川普、副總統范斯J.D. Vance)達成協議,在白宮公開記者會吵嘴的一幕,顯示烏克蘭仍延續之前歐洲烏克蘭在聯合國大會基調,想要追究俄羅斯責任。但既然歐洲與烏克蘭目前無法打贏莫斯科當局,美國態度也不想再當冤大頭、無償的給予更多援助,目前「球」還是回到了歐洲與烏克蘭身上。

美烏礦產協議初步觸礁、斡旋看後續。美對中關稅累積增 20% 至平均 4 成

  外界原預期的 2 月底美烏礦產協議、目前看來是觸礁了,加上范斯之前與內閣成員的談話,凸顯了美國更加重視印太局勢,對美中衝突關心的重要性高於歐洲局勢。從川普連跟中國談都沒談,剛剛又簽署行政命令,今年 3 月 4 日起對中國再加徵 10% 關稅其就任 1 個月對中關稅已增加至 20%。加上川普第一任任期、拜登任期延續了平均約 17%~19% 關稅,已符合之前不少投資機構預測的累積達接近 40% 關稅稅率,距離川普提到的「達 60%」平均關稅也還有「再加碼」空間。

  澤倫斯基與川普公開記者會雙方不悅的互動,對和談的推展投下變數,讓投資市場傻眼。尤其 2 月下旬台灣投資市場看好的“重建概念”期待要暫時落空了,鋼鐵、航運、水泥等不排除迎來一陣逆風。原先多一個管道能取得稀土資源的美國,還未能與烏克蘭有一起開礦的共識

  內文分析會提到歐洲包含英法的立場,以及俄羅斯的想法,以及相當有趣中國的態度。跟投資人一樣傻眼的還有俄羅斯總統普丁,他近日公開警告「西方菁英」不要從中作梗阻礙和談,顯現其對和談有所期待。而在澤倫斯基 1 日揮袖離開白宮後,歐洲站在烏克蘭這一邊強硬態度越發明顯,還不確定莫斯科當局會如何反應。

政壇老手普丁 V.S. 初生之犢的澤倫斯基,外交手段上普丁略勝一籌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近年身著軍服,跟穿西裝歐洲領導人碰面,強化了他帶領國家反抗敵方坦克入侵的正當防衛形象,一時爭取到歐洲各國支持。只是烏方人力與資源處劣勢,加上之前未認真處理親俄的烏東分離主義,卻急切想加入沒有充份備戰的北約組織(NATO),讓國防預算不足比例的歐洲多國陷入兩難。所以澤倫斯基 2023、2024 外交上成績正被迅速稀釋。

  2024 年 11 月初確定川普當選美國第 47 屆總統後,他穿梭於華盛頓、巴黎,對比基輔會見美國特使態度前後不一,反映其對川普閣員與俄羅斯外交官員在中東碰面的美俄高層會談顯得焦躁。

  同時,他的對手是從政迄今 25 年的『老油條』級別的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普丁對歐洲的軟肋(對能源的依賴)與美國拜登政府反應掌握、軍援的力度為何,遠比澤倫斯基算得精準。明擺的事實是,烏軍經過 3 年鏖戰終究沒有將俄軍驅逐出烏東領土,所以澤倫斯基在 2025 年初可掌握籌碼已不多。

(一)安理會決議初步排除阻礙,可推動下一步烏俄等四方和談:

  隨著國際時空變化,這幾年政治互動與國家安全優先於經濟,因此必須先提到二月下旬的聯合國大會上,美國、歐洲、烏克蘭、俄羅斯等國一輪角力來龍去脈。這樣我們才能看清楚接下來各國態度與走向。

  (A)此次『聯合國大會』對衝突結束之草案,歐洲/烏克蘭,與美國都提出自己版本。為省篇輻直接說重點。歐洲攜手烏克蘭版本強調「國際公認的原本烏克蘭領土範圍、視俄羅斯為入侵國要追究責任。」此版本被美方、俄羅斯、以色列等 18 票反對;中國與巴西等 65 票棄權。這是烏俄戰爭發生以來,烏克蘭首度未獲得美國支持的聯大決議。

  從 2 月 21 日時所提出美方版本,就可以知道為何美國反對歐洲/烏克蘭版本。

  美方版本名為〈通往和平之路〉,重點在「迅速結束衝突」,既不提到是俄羅斯入侵,亦不提國際公認邊界;顯示美方正以模糊,同時也不實現正義的手段來爭取和平談判空間。

  烏克蘭的國土保衛戰就近在咫尺,歐洲各國當然對美國版本跳腳!經歐洲國家連日商討後,於 2 月25 日歐洲與烏克蘭修改了美國所提版本:

⑴ 由「衝突期間」改為「俄羅斯聯邦全面入侵烏克蘭期間」→ 這明顯的是想追究俄羅斯戰爭責任;

⑵ 並加入「重申對烏克蘭在其國際公認邊界的主權、領土完整的承諾」,與 ⑶ 將「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實現持久和平」修改為「按照《聯合國憲章》的全面和平」→ 第 ⑵ ⑶ 修訂用意是不承認俄羅斯現今所佔領的烏東四省領土,有要俄羅斯撤出所占領土。

  這 3 項修正後的美國版草案表決,最終以 93 票贊成、8票反對、73 票棄權獲得通過。被追究責任及返還所佔領土,這都是俄羅斯不能接受的,俄方當然投反對票。美方原版本用字就在避免刺激俄羅斯,但經歐洲烏克蘭修訂後,要俄羅斯「血債血償」話鋒犀利,所以修改後美方草案,美國自己只好投下棄權票美國不認同自己提案被歐洲各國修改後草案文本,只能投棄權票,是有一點搞笑本篇有 4,800 字的多國分析,讓您清楚美、歐、俄、中背後「真實意向」

  (A)段落陳述的歐洲版本、美國版本的差異,就是想讓您知道歐洲、美國,誰能夠更接近找尋一條解決烏俄戰爭的道路。歐洲版本在追求正義的同時,要追究俄羅斯戰爭罪並歸還所佔領土,俄方勢必無法接受。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