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先進(代號 7857)是工業污水處理為再生水的水處理公司,處理過程同時將水份去除轉成固體廢棄物,再從廢棄物變成資源再利用;主要技術為 MBR 薄膜技術。公司並於 2016 年取得新竹工業區、大里工業區促參案(「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ROT/BOT 」簡稱),並於 2017 年獲得財政部金舶獎。而 2025 年獲得的標案重心是中部科學園區 MBR(薄膜處理)技術,處理量為 5 萬噸。公司營收可分為 ① 「薄膜及工程」②「代操作」兩個主要類別。近期在台北松山區民生水資中心,以及全台灣日處理水量最大的新北八里污水處理廠分別取得薄膜建置工程與代操作接案。
- 八里污水處理廠截至 2025 年第 3 季為台北市衛工處所管的單位,所以合水先進在取得該廠代操作時的業主是台北市衛工處。據悉,台北市府在 2025 年上半年完成清點後,預定 2026 年 2 月移交新北市府接管該污水處理廠。
據公司分析, MBR(薄膜生物反應處理)技術有 3 個處理廢水的立即優點:① 處理所需占地面積小,② 處理水質佳、可回收再利用,③ 處理水量大。另外,在配套「連續污泥熱水解技術」方面,以連續熱水解單元,以破壞污泥細胞結構,脫水效率高並降低含水率至 30% 以下,不用傳統乾燥方式、減少能源消耗。
什麼是 MBR 薄膜處理技術優勢?聽聽合水先進解說:
處理水中污染物,利用微生物處理方式去“消化(吃下)”污染物, 一般作法是用活性污泥池來分離,讓它「沉澱」一段時間來分離成上方相對乾淨的水、與沉澱後下方污染氣。再加一個「砂濾」與「消毒」的流程。上述的傳統作法所用占地面積大。
而使用「薄膜 MBR」技術,因為其濾材的孔徑小,不用砂濾,也不用消毒、也不用前期的沉澱池,直接經過一套系統就可處理好,這就是 MBR 最大優勢。而在跟其他水處理技術的應用場域與用途差異性,在〔問與答〕的產品與技術中討論。
合水先進 MBR 獲民生水資中心接案;也拿下八里污水廠代操
本篇全篇文章〔合水先進 問與答 2025 年第三季〕有 2 字頭討論,分為營運、市場與接案、財務、新業務與轉投資、產品與技術等 5 大面向。由於每一家水務處理公司的專長與特性不同,加上公司又有促參案、標案與代操作的多元性質,以市場與接案相關比例的 29% 最高。外界關心的新業務與轉投資方面占比為 25%,財務討論占 17%。
※ 全文文章內容 = 聚焦文章內容 + 增補文章內容。已購買標題結尾有(全)字之全文文章,無需再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標題結尾有(增)字),因為內容都一致。全文章、聚焦文章有含【Key Points】;另,僅全文章、增補文章有財務報表。新加入會員,應先詳讀◎〔購物.更新 〕分頁◎說明;內容型態網站不可退費,已購買全文章、自行重覆購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無任何退費機制。
(一)合水先進做什麼業務;3 項技術中、哪一個受投資人所關注:
- 原名「聯合水業」,更名主因是原本以水務為主,其後加上「污泥資源化」有利於未來往廢棄物與高科技產品發展,所以改名現今的「合水先進」。
- 資本額 4.184 億元,業務執行從水處理的設計、興建、操作、代運營等都一手包辦。
- 股權集中:經營團隊與財務股東合計持股 95%。
- 沿革歷史:先以承攬大型「公共工程」與「促參案」為主,目前正著高科技產業與私營產業市場發展。
- 人員組織:環保工程業務,人員與執行需要政府證照認證(係法令要求)。合水先進員工平均年資 20 年以上;其中,專業人員 3 百名以上,專業證照有 450 張。
- 三項技術: ⑴ MBR(薄膜技術),⑵ 污泥資源化技術,⑶ 難處理的工業廢水、廢液技術。
- 專利證照:共 9 張,這包含固體廢棄物有 4 張,整個水處理系統優化有 3 張,「薄膜」延壽技術有 2 張。
- 自認跟同業最大差異特色:有各領域設計師,從環工、土木、電氣、消防。並備有 2 位會計師。
- 產業鏈上、中、下游關係:
- 上游(MBR 材料的來源):MBR 材料取得。
- 中游(指合水先進本身):⑴ 薄膜及 EPC 工程 → ⑵ 操作營運(即水處理操作) → ⑶ 事業廢棄資源化。 → ⑷ 朝向科技產業水處理。
- 【Remind】:就投資人角度,城市廢水處理題材無法引“興緻”。直到投入私營科技業廢水處理的兆聯實業(6944)登錄興櫃到 IPO 之後,合水提到的上述第 ⑷ 項是投資人關注所在。→ 內文第(七)節作說明。
- 下游(當然就是客戶了):市政單位,各地工業區的管理局。潛在的新私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