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在意營運起飛時點;4Q24 與 1Q25 反映是第一個觀察期:
全景軟體(代碼 8272)2024 年進入第 2 季下旬的業績成長幅度,不算突出。內文投資人提問,不乏 2022、 2023 年營收成長幅度為何不大?等等尖銳提問。端看公司如何回覆投資人?
本篇增補文章在財務與實績上著墨相對較多。像是現有 7 百多家客戶以銀行、民間企業與政府單位的營收占比概況。
另,值得未來再花 1、2 年時間來觀察的是「科技金融」資安業務。
近年金融業重視「科技金融」,銀行客戶交付了科技金融的身份鑑別業務。由於每家行庫對顧客驗證方式不同,全景軟體在科技金融主要採『專案型態』接單。未來是否會轉換為利潤更好的『產品型態』?同時,科技金融維護業務(MA)比例不算高、未來會逐年遞增?(提醒,上述提問,不是內文的提問問題,而是留待日後追蹤公司營運時,可參考的方向。)
(參與法人座談後,如果所獲的資訊條件允許,可再對自己提出下一階段的 “建設性” 提問、然後試圖去找答案。所謂“建設性”,是指能夠思考公司營運的提問,而非該是研究員該負責的『訂單金額多少?在手訂單多久?…』等,這一類數學性質問題,對非研究員與分析師背景的投資人來說,幫助其實是有限的。因為當您“很興奮地”確認答案時,通常就是股價的高點。)
全景客製品、SaaS 標準軟體毛利孰高孰低?
本篇增補文章〔全景軟體 問與答〕有財務分析 9 題,業務分析的 3 題,共有 12 題。
投資入關注重點是在業務進展,所以,問與答重心,包含公司營收 3 種型態的說明,不同型態的產品利潤怎麼看?並透過直白提問,能了解全景軟體是做什麼的公司?減少『虛無飄緲、無法量化的』形容字句。
例如第(五)段「財務分析」 9 題提到業務推展可能遇到待突破之處,與(六)段「業務分析」 3 題也討論涉足下游金融科技、本身的維護業務(MA)比例。
※ 全文文章內容 = 聚焦文章內容 + 增補文章內容。已購買標題結尾有(全)字之全文文章,無需再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標題結尾有(增)字),因為內容都一致。全文章、聚焦文章有含【觀點】;另,僅全文章、增補文章有財務報表。新加入會員,應先詳讀◎〔購物.更新 〕分頁◎說明;內容型態網站不可退費,已購買全文章、自行重覆購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無任何退費機制。
- ☆本篇為聚焦文章《全景 2nd 零信任- IoT 設備鑑別,是中期成長關鍵》之增補文章。若您曾購買了上述『聚焦文章』,請您回到該聚焦文章末尾【優惠價格連結】、以更實惠的加價購買此『增補文章』。
- ☆再次提醒您,「若您在此以『原價』購買此篇,視同放棄自『聚焦文章』加價購優惠價權益」;您一旦完成註冊成為會員程序,代表您已知悉所有付費文章,購買後皆無退費條款,本網站無法赴第三方交易平台為您作任何退費與協助重購,特此聲明。
全景 2nd 零信任- IoT 設備鑑別,是中期成長關鍵 全景客製品、SaaS 標準軟體毛利孰高孰低? 2024 Oct(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