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斯特國際(代碼 2941;英文名稱為 MISTER) 共同創辦人為林瑞豪、林瑞達是親兄弟,所學為機械/財金科系,重視數字管理(十五年電商經驗),這也成為公司經營風格。米斯特通路除實體門市,電商銷售像是米斯特官網與如富邦媒(8454)旗下 momo 與蝦皮購物、◎ZALORA◎。
米斯特總經理林瑞達說,2012 年成立第一個品牌 Life8,2016 首度切入實體店。2017~2020 完成國際 IP 授權與跨界合作案。2021 年成立第二個品牌 ALL WEARS,2022 年第三品牌 WILDMEET,2023 年第四品牌 EVENLESS。同年底成為 BOY LONDON 台灣總代理。
新零售來自於 SPA、虛實整合、數據管理、精準行銷等 4 面向:
林瑞達說,行銷合作手法有運動賽事聯名、 IP授權、電競聯名,藝人演唱會週邊合作等多元,品牌行銷上,新零售作法將是零售業的未來潮流。所謂「新零售」來自 4 個面向,分別是 ⑴ 產品面:SPA 一體化供應鏈整合〔註1〕,⑵ 通路面:虛實整合的全通路,⑶ 管理面:以「數據」為依據的科學管理。⑷ 品牌行銷面:會員制度強化精準行銷。
林瑞豪則補充說,只要對比傳統零售方式更有效率的,就是新零售。從獲得客戶與訂單成本更有效率;這是米斯特超越同業之處。
客群方面, Life8 顧客為 18~45 歲,走中性風格,男性客群從去年 6 成多降至 56%,女性客群從去年的 3 成多升高至 44%。價格多在台幣千元之內。品牌內容以服飾最多,每月推出 20-25 款,配件與鞋款每月約 2-3 款。
ALL WEARS 從早先美式、日式 IP 授權,新增韓系授權。WILDMEET 發想是 2022 年疫情激發戶外活動熱潮而創立。永續環保等 ESG 意識抬頭,米斯特依相關材質再創立了 EVENLESS 品牌。代理 BOY LONDON 目前台灣有 4 門市,是以高單價與前衛版型為特色。
米斯特 2023 年下半年到 2024 年 2 月份門市數變化:
品牌或店型 | 創立年 | 特色 | 3Q23→2M24 門市 | 價格(以Life8為基準) |
Life8 | 2012年 | 平價、中性、從頭到腳 | 30→34家 | 千元內(基準) |
ALL WEARS | 2021年 | 取得IP授權、親子裝/童裝 | 17→17家,持平 | +10% |
WILDMEET | 2022年 | 戶外休閒 | 7→10家 | +20~30% |
EVENLESS | 2023年 | 環保材質 | 1→2家 | +40~50% |
BOY LONDON | 1976年 | 英國潮牌、前衛特殊剪裁 | 代理、 4 家門市 | 2千-5千元 |
Life8 SELECT | 2023年 | (非品牌)260坪複大店型 | 1家→再增加門市 | 上述品牌齊聚 |
合計 | 67家→中期140-180家 | |||
米斯特為何執行多品牌策略?未來重點策略:
林瑞達認為,消費者不只忠於單一品牌,品牌口味會變動,所以多品牌經營。未來開拓品牌時要執行重點: ⑴ 累積了十幾年的「供應鏈管理經驗」,對供應鏈成本、品質管理,讓該品牌上架商品有競爭力。⑵ 國際「IP 授權(◎範例解說◎)」,則藉由多品牌經營來稀釋風險。⑶ 最重要是「營運數據」 ,分析出款式、版型、色彩、商場位置與的調性對銷售影響;藉由數據來修正營運計畫。(如下圖)

米斯特未來採①多品牌(左側 4項)+② 全通路(線上與線下)著手(來源:米斯特法說會簡報)
展店計畫上,2024 年擬朝約共 90 家門市邁進;2025 年再增加約 20 家,累計朝破百家努力,中長期目標 140~180 家。米斯特董事長林瑞豪說,多品牌與增加通路是未來中長期動力,未來門市成長可自己開設(有機成長),視機會亦能透過代理品牌或併購品牌來達成。
拓複合式選品店、米斯特 2024 目標90家、2025 年破百;新增中價位/韓系品牌:
〔問與答〕分為第一部份通路/品牌策略,營運細項(如購物中心門市與街邊店差異)、如何應用數據協助銷售。第二部分為財務面、營收動能等共 14 題。
包含了解釋新零售實務作為,競爭力分析,為何要執行選品店方向, 2 個新品牌 NONSPACE 、K:CODE 發想緣由,及米斯特選品店NONSPACE經營風格拿哪一家做類比。答案回覆也展現了林瑞豪與林瑞達兩兄弟重視數據管理,每次嘗試推出新品牌,都需驗證與測試的經營風格。
拓複合選品店、米斯特目標90家,增中價/韓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