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器(Relay)是廣泛應用在各種電子產品內的基本保護與開關功能的零件;根據研究機構 MarketsandMarkets ◎分析◎,2024 年全球繼電器市場產值約 101.2 億美元,該機構認為到 2030 年將達 152 億美元,其年複合增長率(CAGR)約 7.0%。再來比對其他研究機構給出的預測數也相去不遠,另一家機構 KBV Research 則◎估計◎ 2030 年市場約 109 億美元,年增長約 6.7%。第三家研究單位 QYResearch 則專注於機電式繼電器(不含固態繼電器類別)的◎報告◎則指出,該領域從 2024 年 65.3 億美元增至 2030 年 86.4 億美元,年增長率約 4.8%(因排除部份繼電器種類計算,故其成長率低於前兩家研究機構,算是正常)。從這 3 家資料來看,可預期繼電器產業將受惠於新能源和自動化等需求,預計在 2025~2030 年呈穩步擴張。
繼電器應用廣泛,據業者表示,如家電等民生消費應用市場成長性相對弱,且價格與利潤也相對不高。因此,繼電器下游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再生能源、電網改造,還有電動化與自動化應用。例如,隨著間歇性太陽能、風電等併網,電力系統對保護與切換繼電器的需求大增。
就功能性,繼電器有助於管理電壓、頻率變動,並保障電網穩定。各國推動智慧電網與節能計畫,也帶動傳統電磁繼電器的升級,以實現精準控制和自我修復功能。地理區域方面,近年因中國政府、印度政府對基礎建設的投資,工業和民生用電量增加,進一步刺激繼電器在配電保護和設備控制上需求。

在地理區域上,亞洲在製造上使用繼電器最大市場,占有 36%,而歐洲與北美合計約 52%,居第二與第三位。以應用領域(by application)來看主要是各類家庭電器商品與電子產品應用,其次為汽車領域(燃油車/電動車皆計入)。
以下將分節作產業討論;包含前文、內文所有章節標題如下:
(一)全球前十大繼電器廠商與營收排行 (2023/24):
(二)電動車 vs 燃油車:繼電器應用趨勢與差異
(三)儲能系統 (ESS) 繼電器應用 (2020–2024)
(四)AI 數據中心耗電激增,其繼電器需求 (2024–2030) → AI 應用的 (A)(B)(C)…、(D)結論
(五)各應用領域 ⑴ ⑵ ⑶,繼電器廠策略實績交叉比對:
⑴汽車與電動車
⑵儲能與電力
⑶伺服器與數據中心
(一)全球前十大繼電器廠商與營收排行(2023/24):
經營繼電器市場的全球廠商相對集中,市占率領先的幾大廠商合計就取得相對高的占有率。據 Valuates/QYResearch 報告,前五大廠商約占全球繼電器產值的 43%;據報告指出,此一預估數已經考量了考慮了新冠肺炎和俄烏戰爭的影響。這五家廠商包括中國廈門宏發、歐姆龍(Omron)、TE Connectivity、日本松下(Panasonic)、台灣的松川精密。不同研究單位的前五大排名會有些微差異,但前十五、前十六名次排序的廠商重疊性高。
列舉前十五、十六大廠商大致(非絕對排序)排名為,宏發(Hongfa Electroacoustic),歐姆龍(Omron),泰科(TE Connectivity),松下(Panasonic),松川精密(Song Chuan Precision),富士通(Fujitsu),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 伊頓(Eaton),Sanyou Relays(三友聯眾),義大利 Finder,Honeywell,Rockwell Automation,寧波福特繼電器(Ningbo Forward Relay),泰萊達(Teledyne),中國正泰(CHINT)與 ABB 等。(內文為個別領先公司特性討論)。
全球繼電器市場供應商相對集中,產值領先廠商合占有相當的市占率。據 Valuates/QYResearch 報告,前五大廠商約佔全球繼電器產值的 43% 營收占比。主要廠商包括:
- 宏發股份(HONGFA)–公司登記在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繼電器製造商之一。2020 年宏發繼電器收入約人民幣 65.4 億元,占全球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