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心理素質,就有什麼樣的投資成果!英文情歌與投資心態的意外連結:
友人引薦筆者聽了兩首經典英文情歌,現今廿、卅多歲朋友或許不太熟。不過,朋友年過五十,是位資深投資人,他說年紀相仿的應該聽過。這兩首經典英文情歌單曲其後會揭曉、現在不急。我紀錄下與友人間的對話,值得省思:
「喔,聽起來旋律都很棒啊~Out the nothing at all……;with or without you, I can’t live with or without you」一時之間,我也琅琅上口。「主唱們在這兩首歌曲想表達的,一定是很愛對方,用情很深吧~~」
友人說,「看你陶醉其中…的確,第一首 Air Supply 雙人組代表作算情歌中的精典之作。」
“引導情緒” 的旋律會騙人!乍聽是深情之作,卻是痛訴對方虛情假愛:
「只是你被動人旋律騙了,這首歌名“ 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 ”歌曲涵意:男生雖對女方有愛,但女生的回應無法投入感情。「床上纏綿後感覺對方『 out of nothing at all 沒有愛的感覺了!』虛情假愛的結果是空虛的。」
「這像不像我們剛剛接觸一家公司的創新技術與全新產品時,心中浮現一股『哇!找到了心目中好公司…』、一見鍾情的戀愛感覺!但是,詳閱了產業資料與公司營運實務及財務表現後,卻發覺未如預期。」
友人提,「探詢公司/產業研究成果是想找到成長企業。就找到正確目標的這個角度上,第一首不是『修成正果』的正向情歌。」
「喔!」我同意的點點頭。「那第二首呢?」
U2 約書亞樹專輯主打歌其實不是情歌,是對愛爾蘭祖國,以及對英國愛恨交織的心聲:
「第二首歌歌詞含義是說倆人相逢糾葛不清,心裡似乎打定主意想離開她,但是回顧過往、似乎又不能沒有她。先入為主感覺的確是首道地的情歌。」「只是若你了解 U2 合唱團成員們背景來自愛爾蘭,就會理解這也不是一首真情歌。」
「U2 成員年輕時所處環境有南愛爾蘭(1922 年獨立)、北愛爾蘭(加入大英國協)差異,其中,還有著北愛爾蘭共和軍對抗英軍鎮壓,島上英格蘭與愛爾蘭兩方爭端不斷的過往。 U2 想藉由這首歌表達反戰、宗教情緒,也道出愛爾蘭人跟同一島上的英倫政府間的矛盾心態。」
「這首《With or Without You》訴說南北愛爾蘭政治理念不同的紛亂, U2 成員們對祖國愛恨交織;也同時隱喻著愛爾蘭與英國糾葛的情緒在其中,有著二層、甚至三層含意在其中,這首歌根本不是外界普遍感受的情歌,而是一首反戰、背景差異社會相處之道的嚴肅歌曲。」
「就像我們看了簡報呈現經營成果,法說會後趨前跟公司總經理、財務協理請益一些簡報上沒有說清的產業疑問,推敲財務數字背後的含義;了解其中源由才恍然大悟,原來其中可能有『陷阱』,或是意外的發現它是『蒙塵的珍珠』。
回覆朋友:「對!上次還有同業故意提出競爭同業友廠現況,想以激將法來刺激公司回答更多哩…,就是想知道公司深層裡在想什麼?!」
「免費的,最貴」隨手可得的訊息、盲從市場氛圍造成自己的損失:
現在社群媒體的 1 分鐘「每日投資早報懶人包」都有了,還有聳動標題的○○公司大漲……,△△吸引買盤……;看起來它很省事,只不過都在阻止你思考,更滋長了自己聞風而動的「躁動情緒」。我就阻止過券商友人於盤前丟一堆訊息來,因為事後證明這些罐頭訊息只會讓心情更加浮躁、毫無助益。
實務上,開盤前 1.5 小時就在 30 分鐘內看一下美國股市表現與國際要聞,還有所關心的個別公司是否有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上傳最新的營收/財報公告,或是公司舉行的法人說明會內容,或看看今日有沒有重大訊息說明。基本上,不太看新聞(其實,也沒時間看什麼新聞,公告與財報都看不完了),「公告與重大訊息才是重點。」然後,開盤前至少半小時、最好是一小時時間來保持內心平靜。
師父曾講過:「情緒,乃投資之大敵。」特別是——看見黑影就開槍——的衝動情緒。而更讓人驚悚的是,許多業內人士知道有此情緒波動效應,「而刻意選在某個時點,丟一些利於出貨/進貨的訊息,為自己創造有利的局勢。」
待在市場上時間越久,越能感受到投資產業鏈『多元』(算是中性用字!):免費線上資訊,各種耳語與貼上投資報酬率的 FB 社團,公開性的投資論壇等,還有 Line 群組小圈圈每天丟來丟去的券商報告(付費或金控公司與投顧正式管道取得的例外)。更不用講隨時貼連結來的財經新聞,財經網紅(不知道該如何定義,只能稱“網紅”)的免費(美國總經、產業)短評等。每天都有擾動你思緒、影響你決策的「不用付費」訊息。
「免費的,最貴!」,在證券投資市場也一樣。
當你聽從這些唾手可得的資訊而作出了當下進出決定,日後請務必詳實記錄下按些免費資訊而做出的每一次決策,真的是否逐步且逐月地提高績效?
如同 Air Supply 的《 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 》在激盪優美的旋律的「刻意」包裝後,你很難看穿她是個渣女(網站會員也有女性、為求平等…是個渣男)!
記得前幾年,市場大約有 1~2 個月時間充斥著第○代半導體將是矽半導體後新星…獲利與成長性將接手大爆發的報導…結果是該新星族群領導公司大約一季之後財測下修與連續多季的獲利衰退。「不經思考而唾手可得的免費資訊~誘使你衝動下注的市場氛圍~最貴!(大量的報導與耳語傳播,一群人套牢在股價高點)」

公告與簡報資料需要反芻與彙整,聽出後續的弦外之音的最可貴:
財經新聞當然是資訊管道之一,但需深入閱讀與反芻的,建議以公司公告、重大訊息為主,並優先閱讀企業財報報告書,以及可信賴的官方經濟數據(就如同外界理解,某些國家官方統計數字並不可靠,得破解它);研調機構統計則視產業研究需求而定。
相信仍有優秀財經新聞從業人員,只是工作日每位新聞從業人員需產出 5~7 篇稿件壓力、其深度有限;這亦不能苛責媒體從業人員,這是從業人員為了競爭且符合上級對工作量要求的結果。其次,多數傳媒通常帶有 “隱惡揚善” 與文宣特性,對投資相關人士來說,其效益就待你自己驗證(請自行搜尋答案)。
另外,若是照本宣科、為應付主管機關要求的法說會,議程流於型式,其幫助不算大。具專業性法人座談會才有用處。專業性法人說明會 2 個要項:① 公司願意講真話,② 還有願意提出真正核心問題的專業投資法人。這 2 項皆具備的法人說明會常會激發出弦外音 → 最為可貴。欲聽出弦外之音,在此內舉不避親、請常常解鎖我們的文章!!還是老話一句:「免費的,最貴。」
據觀察,有個有趣現象:沒有媒體在場的法人說明會,公司的答案才願意講深入核心的真話,專業投資人也才願意提出真正好問題。不要問我為什麼,你應該去問公司與專業投資機構。
附上兩首旋律優美西洋經典「非」情歌;記住『情緒乃投資之大敵』、歌曲在收盤後才聽:
文章最後,不管你贊不贊同上面的論點,台股與美股收盤之後,來聽聽這兩首八○年代的經典之作。友人說,盤中就不要聽這種抒情歌了,很傷神的,「你師父給你的忠告很正確:情緒,乃投資之大敵!」,人不太可能毫無情緒,但是自己可以控制它,到了投資決策的重要時刻,「拿掉情緒。」
- ※ 第一首經典西洋單曲: Air Supply —— 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
- ※ 第二首經典西洋單曲: U2 —— With Or Without You (Official Music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