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n1興櫃訂閱:9/15 合水先進、邁萪繼電器、二級經濟制裁等 7 篇↩️

1on1上市櫃訂閱:9/16 松川↩️

1on1生技訂閱:9/16 得生等 6 篇↩️

 9/16:松川↩️ 9/16:得生↩️ 9/15:合水先進↩️ 9/8:(向前破風)美元→聯準會、穩定幣↩️ 9/1:上品↩️ 8/28:氟塗層↩️ 8/27:繼電器↩️ 8/26:達明(競拍中) ↩️ 8/26:邁萪(已送件)↩️ 8/22:崧騰↩️ 8/21:禾榮科(將掛牌)↩️ 8/13:協作機器人↩️ 8/6:BNCT 硼中子捕獲↩️

不定期隱藏潛力公司,訂閱季刊不用等通知!近 3 個月內購買 4+ 篇全篇,請查看留存郵件,不定期隱藏通知。 財報更新:邁科、兆聯、創泓、新特、松川、昶瑞機電、中華資安。【Key Points】更新:9/16 得生上傳。

愛派司矯正保膝手術,要分食人工關節 3 成商機 2023 Jan

By Harris, 6 一月, 2023

愛派司法人說明會前言:

  愛派司(代碼 6918)專精在骨科醫材,在既有創傷產品之後,新的保膝手術矯正產品以「亞洲人種曲率」、「 3D 列印手術工具(PSI)專利」為核心競爭優勢,除了看好台灣保膝手術能替代 3 成的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之外,公司也瞄準人口老年化、且每年約 45 萬例的中國全膝關節置換市場。公司評估,在去(2022)年中國醫材集中採購壓低價格而迫使外商產品退出中國後,愛派司將有爭取業績的空間,其成長性將優於台灣市場。

  在亞洲發展策略上,以台灣本地業績為根,將積極布局中國大陸,進一步推展至越南、馬來西亞等新興的東南亞。愛派司藉由經銷商推展創傷產品、保膝手術產品,以及高單價的脊椎產品,還有代理同業 2 項與膝關節保健與軟骨組織修復相關產品線,預計 2023 年保持營收成長態勢。

【觀點】

  1. 創傷產品為業績主力,推估目前占 7 成以上;創傷性產品醫材市場較為成熟。而公司看好的矯正產品線的「保膝手術」產品目前貢獻營收約 1 成;「保膝手術」價格公司透露全自費 15 萬元。
  2. 人工關節關鍵材料是墊片,健保給付在 2017 年統計中,全膝關節有 65% 民眾使用健保品,有 35% 則採用健保品搭配自費醫材;自費醫材又以替代軟骨的塑膠關節墊片情況最高。採用自費墊片價格從 3.5~8.5 萬元不等(均值在 4~6 萬元)。表面若採用陶瓷材質關節,自費金額則為 10 萬元。
  3. 人工關節置換,……整套手術價格約 11~12 萬元(不同品牌價格不同,這裡以健保給付品為主),但大部份被健保費給付掉,民眾實際付費可能僅約 1 萬元初(相對不利於愛派司的保膝手術業績)。
  4. ……,據公司簡報優於同業同級產品。產品線已推廣約 4 年時間,藉由協會方式與醫師交流,台灣市場對其接受度是可望逐年升高。而教育市場一如公司回應的,要花時間。
  5. 從上述三點觀察,台灣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選擇置換人工關節在未來三年內仍為主流(因接近 240 項特殊材料納入了健保給付,民眾選擇意願普遍較高);愛派司想把其中 3 成比例轉換為「保膝手術醫材」商機有機會…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