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堡科技(代碼 5258)股本 10.48 億元,是 Fintech 概念公司,是一家以金融支付(payment)應用為核心業務公司。其產品為 IC晶片讀卡機與 POS 設備製造公司。銷售區域遍及五大洲,若以業務高毛利、低毛利率作粗淺區分,歐美地區客戶因為更加重視支付安全與完成金融支付的穩定性,較不在意終端設備價格,所以虹堡歐美市場、尤以 Tier1 客戶接單利潤最好。
翻開公司 2019~2023 年營運成績,儘管歷經新冠疫情,但營收仍保持逐年成長態勢。2020、2021 曾面臨缺料與疫情下難以拜訪客戶與參展等,在 2022 年累積的需求仍助當年營收年增 66%,2023 年高基期下營收年增 8.7% 至 80.45 億元。
2023 年毛利率達 33% 高水準。稅後淨利率近 11.6% 亦為新高。稅後 EPS為 8.65 元。
整場法說簡報扼要,本文採同樣風格、只挑重點說;如果不想漏掉任何一個字,請直接赴公司網站下載該公司簡報。本文重點放在〔觀點〕、解讀成長動力、平台討論(第四、五、六、七)等 4 段〔問與答〕上。問與答 ⑴ 客戶面/競爭面,⑵ 財務面與營運面,⑶ 技術討論,⑷ 未來成長動能等,都是投資人最關心面向。
歐美 Tier1 客戶,競爭激烈的新興市場,對虹堡同樣重要:
新興市場則因客戶較在意設備價格,加上有部份中小型同業間有競爭,例如在東南亞、中東、中南美、非洲,甚至東歐等國家銷售利潤相對較低。
不過能明顯感受到虹堡對於歐美、新興市場開拓都採同等態度,能爭取訂單都會去滿足客戶需求。換句話說,公司目光不只在歐美,直言在競爭激烈市場取得應有的市占率也重要,這充份顯示虹堡企圖心遠大,於現有歐美、中國的主要競爭同業中,虹堡想取得更廣泛的占有率。
就以較新 Android 系統來舉例,虹堡總經理林鴻鈞就說,高、中、低階產品都會同步推動。這也間接顯示,虹堡不僅關注歐美市場,也會照顧新興市場需求。關於下半年業務來源,公司沒有直接明確給單一答案(這也符合虹堡全球布局的調性,不會只看單一市場),可從不偏頗的從〔問與答〕第(四)大段「客戶面與競爭面」的 第 4-1. 與 4-4. 點第(七)大段「專論未來成長動力」第 7-9.、7-10. 點中呈現。
累計 2024 年前 3 月營收大約與 2023 年同期持平。針對 2H24 業務表現,虹堡董事長辛華熙說,過去耕耘的 Tier1 客戶應該有 1~2 家會在 2024 年第三、四季發酵。而從經營團隊挪移產能配置來推測(內文會說明),美國市場將 2H24 業績推動的來源之一。
金融收款與收單服務是基本生財工具,不受到客戶其他資本支出影響:
近半年先進國家對 AI(人工智慧)話題很夯,外界難免把虹堡 2023 年下半年、今(2024)年上半年部份訂單發酵遞延原因跟 AI 的投資作連結?
辛華熙認為,收單銀行與支付收單機構是主要客戶,客戶將虹堡的設備鋪貨到商店門市去,藉此收取手續費。虹堡的產品對客戶來說是一個生財工具(terminal;終端),生財工具理應不受到這些銀行與收單機構個別項目投資影響。通常,收款用途的 POS 設備大約 3~5 年會汰換更新。
對客戶而言,辛華熙說找到像虹堡這樣穩定的廠商,供應支付收單機器運作正常、不要讓客戶下游商家使用上有任何困擾,這是客戶最重視的。
至於客戶 2024 年是否在投資 AI 等?!虹堡並不清楚客戶額外投資動向;能收取手續費的生財工具應該不受到客戶自身投資項目的影響。
※本文除了條列式〔觀點〕提到重要的 2Q24 方向之外,也會獨立在觀點後,從 23 題的〔問與答〕精萃歸納獨立出一段落(三)討論客戶需求、技術平台(Linux→Android)與業務結合之不分段文章,來解讀虹堡未來一、兩年動力來源,為本章閱讀性再提高 3 成效率。
(一)產業變化 & 虹堡自身變化:
- 1-1. 由 Linux 轉換到 Android;Android 已成主流,區分為高性能高單價機種跟入門機種;目前市場高性能且帶支付功能的選擇並不多,虹堡預期後續成長動能非常強勁。
- 1-2. 疫情後,無人自助服務業者,未來提出結合 EDGE AI 整合方案。另,充電樁支付上,虹堡已經準備好了,等充電樁支付法規出台。
- 1-3. 虹堡自建中壢新廠 2023 年底投產,補足之前產能缺乏。歐美客戶提出『台灣+1』策略。已與製造夥伴洽談,預計 2H24 陸續東南亞(先於越南尋找製造合作夥伴)生產機種問世。
- 1-4. 商業軟體開發商投入更多資源在 Android 平台,以滿足金字塔頂端 SMB(中小企業) 高階應用效能需求。對此,虹堡提供更客製化服務,滿足對硬體效能有高度需求客人→ 例如,Tier1 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