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n1興櫃訂閱 5/1 歐都納、創控、關稅談判、頌勝、神數、立盈等 9 篇↩️

1on1上市櫃訂閱 4/24 昶瑞、昕奇、生合、大立光、中興電與關稅三部曲等 11 篇↩️

1on1生技訂閱 4/9:台耀化學、視航生醫、禾榮科、威力德 等 4 篇↩️

5/1:歐都納↩️  4/26:創控科技↩️ 4/24:昶瑞機電↩️ 4/20:昕奇雲端↩️ 4/16:生合↩️ 4/14:大立光 ↩️ 4/13 中興電↩️ 4/11-2Q25台股+中國找盟友↩️ 4/9 台耀化學↩️  4/8:崧騰↩️  4/5:關稅反擊or談判↩️  4/3:關稅與台股↩️  3/30:頌勝↩️  3/27:神數↩️

不定期隱藏潛力公司,選訂閱季刊、不用等通知!(興櫃訂閱排除生技)。  財報更新(訂閱同步):印能、稜研、精誠金融、竑騰、宇辰系統。 【Teaser】更新:4/11 2Q25 台股文章,增加摩根大通報告近 3 百字觀點4/3 對等關稅納 2 國新資料、增 24 年廿大貿易資料

伊雲谷推MSSP資安,AI潛力增,東南亞續成長 2024Apr(全)

By Harris, 13 四月, 2024

  伊雲谷(代碼 6689)法人座談會介紹節奏挺快。競爭核心力上,伊雲谷在業界信任度不僅來自合作夥伴亞馬遜雲端服務 AWS ,客戶對伊雲谷信任度也非常高。伊雲谷早在 2017 年 4 月起就是 AWS 在大中華區高級咨詢合作夥伴,迄今仍是大中華區最大的 AWS 雲端託管服務商(MSP),也大中華區成功經驗複製到東南亞市場。

先搶市占,再擴張,伊雲谷近年擬深化至 AI,ML,資訊安全等擴張服務

  伊雲谷說,重點策略是「先占領,再擴張(Land and expand)」——先讓客戶上雲,再透過更多服務來增加客戶黏著度,讓其使用量能逐月逐季增加。例如客戶先成為公有雲用戶之後,會推動資料庫、ERP 與客戶管理(CRM),再深化至 AI(人工智慧)與 ML(機器學習),再作資訊安全Cyber security)與 ESG 企業社會責任等等擴張性服務。

  公司進一步解釋說,「擴張」策略是三維的,不僅在上述的各應用領域,在地理擴張(台灣→香港→中國→東南亞),在跨雲與專業能力上擴張(AWS→微軟Azure谷歌 GCP→ORACLE……)。故公司形成了多雲多方案的提供商。

  地理區域方面,既有的大中華區,東南亞地區(6 國的 7 個重要都市設據點)已布點,2023 年七月、八月左右完成了澳洲布點。未來潛在據點,尚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伊雲谷是台灣首家通過 AWS MSSP 認證廠;2024 年獲雲端安全聯盟(CSA)的 Trusted Cloud Provider

  在資安方面,伊雲谷是為雲端安全聯盟在台灣第一個雲原生會員,在今(2024)年獲選為雲端安全聯盟 Trusted Cloud Provider,也是台灣首家通過 AWS MSSP 認證的廠商資格(2023 年獲得)。

  內文〔問與答〕全文共 18 題(並不計算以下的 3 個基礎問答)。近一年不同區域客戶的變動,包含??與其 2 家子公司企業應用成長性,會有討論。問答分三大段落,其中,聚焦文章的二大段落 13 題,分別就 2023 年客戶變化原因,2024 年台灣 3 項產業別展望,還有未來兩年重要的「資訊安全 MSSP 服務」的要點與服務模式。而增補文章討論未來持續接棒潛力部分則有 5 個問答題;看起來並不多,實際上這四題會帶有 13 個子回覆。

  潛力市場方面,以企業 AI 應用為例,月前子公司雲動力資訊正式對外發表「Argon 企業 AI 夥伴」,利用最新的大型語言模型作為核心,支援 Google AI Gemini、OpenAI ChatGPT-3.5/4 以及 Baidu 等。雲動力資訊指出,Argon 可透過檢索增強生成與特定問題逐一訓練的方式,快速學習企業內部的知識庫,清楚了解使用者(通常為員工)意圖後,再使用知識庫精準地、快速地回覆使用者。

  Argon 同時支援 API 串接企業內部 EIP/ERP 等各種系統,並在工作流程中加入人工核決,讓 AI 在授權後執行更多任務,成為「除了回覆問題,更能解決問題」的 AI Bot。

投資人之基礎問答部份:

  • 《⑴費用支出類別?》
    • 最大營業成本是支付給雲端服務商之費用,其次費用是人事成本
  • 《⑵國內與海外市場重點應用產業?》
    • 國內:國外營收比重,45%:55%。應用產業一如簡報所列 6 大類皆算重點(遊戲產業,電商與零售,政府部門與金融服務業,電信/媒體業,科技製造業,網路軟體業)。
  • 《⑶國內與海外市場看法?》
    • 東南亞區域 2023 年還是成長最快速區域,台灣去年因為政策法規鬆綁,在醫療、金融,政府機構上伊雲谷有更多空間來發揮。

(一)基本資料更新:

  • 1-1. 3Q23 季底員工人數約 650 名,增加至 4Q23 季底員工數 750+人,一季大約增加約百名員工。
  • 1-2. 公司為雲端託管服務商(MSP;managed service provider)。2013~14 年即跟產業巨人亞馬遜 AWS 合作。單就「雲服務營收(Cloud Rev)」,公司 2017~23 年實績 CAGR 69%(2023 年雲服務營收為 97 億元台幣)。
  • 1-3. 據 Gartner 去年底預測,2024 年公有雲終端使用值為 67.8 億美元,年增率為 20.4%。另家研調 IDC 認為 2022~26 年亞太(排除日本)公有雲產值 CAGR 為 23.5% 至 1,536 億美元。
  • 1-4. 3 個營收來源:
    • ⑴ 直客
    • ⑵ 伊雲谷的白牌雲端平台,售予系統整合商(如電信商,中國的數據中心),再由系統整合商提供予下游客戶採購。
    • ⑶ 與獨立軟體供應商(ISV) 合作,① 部份替 ISV 銷售,② 部份採分潤機制,③ 剩下則視客戶需求,由伊雲谷來替客戶量身打造適合的 ISV 整合解決方案。
  • 1-5. 持股 59.09% 之子公司雲馥數位 2023 年全年營收 5.49 億元,因處營運初期,據年報資料,雲馥數位 2023 年度虧損 3,731 萬、綜合損益虧 2,775 萬元雲馥數位是對微軟 Azure Expert MSP 的雲端服務商。
  • 1-6. 另一家子公司雲動力資訊,是提供 Google Cloud 服務。伊雲谷於 2022 年再取得 80% 股權,讓該公司成為持股 100% 的全資子公司。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