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奇雲端(代號 7747)下游市場從台灣、香港開始。公司承襲母公司上奇科技(代號 6123)雲端服務與新創生態圈十多年來在東南亞等地的資源,公司成立兩年後的 2019 年起於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開拓南向商機。在東協取得成長的基礎動力,日本市場昕奇全新投入海外市場的第一步,在 2024 年第 4 季單季貢獻營收比重已來到 11%,較年初的 1Q24 的 1% 比例成長。昕奇認為,2025 年日本雲端新創客戶持續帶來營運動能,會是各海外市場當中,最明顯成長的區域。公司也規劃在日本市場逐漸挹注業績的同時,再開發下一步新的海外市場。
昕奇是在 2022 年開始研究日本市場,2023 年正式成立了日本子公司。透過昕奇長期在台灣、東南亞等區域累積人脈,並在日本投入積極敲門拜訪客戶,打開在日本的業務。
昕奇商模圍繞新創生態,日本市場後下一步?
組織上,台灣是昕奇總部,負責營運管理與戰略企劃,對客戶服務有 2 個重要平台,分別是 ARMIN(優化虛擬服務,該服務不收費,但會提高客戶黏著度)與 ARGUS(帳務服務系統?)。
昕奇鎖定新創客戶的背景成因?昕奇跟伊雲谷等同業有何定位差異?
本篇文章第(二)、(三)節會剖析其定位,策略選擇方向,跟同業有不同來了解昕奇與伊雲谷(代號 6689)、博弘(代號 6997)差異之處。並列出自製的〈利潤池來源簡圖〉,一眼明白公司跟同業獲利“服務管道”不同。
昕奇定位與策略選擇,自然影響到其所爭取客戶類別,跟同業爭取的客戶結構有顯著差異。
公司爭取客戶群是「網路新創客戶」,沒有伊雲谷等同業主要服務製造業、金融服務型態、政府、教育有龐大資料雲端化(客戶有資料從實體地端,搬遷到雲端的需求)客戶。差距起因背景,會於第(二)段中詳述。此同業間分析與定位,在一般新聞裡不會讀到,透過(二)、(三)節各約 6 個要點,您會立即明白差異。
本篇聚焦文章〔昕奇雲端 問答〕分為營運、市場與競爭、未來業務策略展望等 3個面向,以「市場與競爭相關」的各為 45% 比重最高。同時在內文解讀裡,有額外一題跟競爭同業問答討論,合計本篇有 1 字頭討論。有效率理解公司未來營運重點(市場訊息看不到的新方向、資源看法不同),並了解其營運季成長性該怎麼看。
※ 全文文章內容 = 聚焦文章內容 + 增補文章內容。已購買標題結尾有(全)字之全文文章,無需再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標題結尾有(增)字),因為內容都一致。全文章、聚焦文章有含【觀點】;另,僅全文章、增補文章有財務報表。新加入會員,應先詳讀◎〔購物.更新 〕分頁◎說明;內容型態網站不可退費,已購買全文章、自行重覆購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無任何退費機制。
(一)昕奇雲端業務,以雲端服務占 7 成以上為大宗:
- 業務內容細項 ⑴ 雲端服務事業供應商,有 Google、Amazon、Microsoft,這三家。
- Google 的服務有 GCP(Google Cloud Platform/Google 雲端平台),Google Workspace 辦公室協作等服務。
- Amazon 的 AWS 雲端平台。
- Microsoft 的 Azure 雲端平台,與 M365 雲端辦公室軟體。
- 昕奇自家的 ARMIN 平台(不額外收費,是方便客戶使用自家服務、享有昕奇資源)。
- ◎碩泰◎業務內容細項 ⑵ 網通資安代理事業,代理如 Juniper A10、ivanti、Tenable 等知名網通、無線網路、虛擬網路、防火牆軟體與服務。
- 【Remind】: ⑵ 網通資安代理事業,對業務與成長性的的重要性,不如⑴ 雲端服務事業來得重要。
- 為跟同業區隔,客戶主攻「新創公司」雲端服務。如下圖:
- 重要沿革:
- 2018 年設立香港子公司。2019、20、21 年依序設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 3 地據點,主要是昕奇母公司上奇科技長期耕耘東南亞市場,所以昕奇設立據點迅速。
- 2023 年進入日本市場,在 2024 年已有初步成績。
- 因業務來源來自多個國家,採取跨國雲端平台,ARMIN 協助客戶分析使用雲服務、自動化應用的一個監看平台。
- 據 Gartner 2023 年的報告,雲服務(含 IaaS/PaaS) 迄 2027 年的滲透率在全球 IT 資通訊使用約 10%。投資銀行 UBS 稱,雲端再納入了 AI 人工智慧應用後,將推升雲端有爆發性成長。
- 占營收 7 成的雲端服務之中,有 9 成採用 AWS 雲平台。1 成採用谷歌 GCP(用微軟 Azure 比例極少)。
- 分析新創企業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昕奇先專注做亞洲市場!):全球使用 AWS 的用戶以北美用戶 56% 最高,歐洲占 23% 居次。
- 亞洲 AWS 客戶占全球的 15%,透過昕奇 AWS 平的台灣、香港、東南亞與日本市場大約僅占全球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