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n1興櫃訂閱 5/1 歐都納、創控、關稅談判、頌勝、神數、立盈等 9 篇↩️

1on1上市櫃訂閱 4/24 昶瑞、昕奇、生合、大立光、中興電與關稅三部曲等 11 篇↩️

1on1生技訂閱 4/9:台耀化學、視航生醫、禾榮科、威力德 等 4 篇↩️

5/1:歐都納↩️  4/26:創控科技↩️ 4/24:昶瑞機電↩️ 4/20:昕奇雲端↩️ 4/16:生合↩️ 4/14:大立光 ↩️ 4/13 中興電↩️ 4/11-2Q25台股+中國找盟友↩️ 4/9 台耀化學↩️  4/8:崧騰↩️  4/5:關稅反擊or談判↩️  4/3:關稅與台股↩️  3/30:頌勝↩️  3/27:神數↩️

不定期隱藏潛力公司,選訂閱季刊、不用等通知!(興櫃訂閱排除生技)。  財報更新(訂閱同步):印能、稜研、精誠金融、竑騰、宇辰系統。 【Teaser】更新:4/11 2Q25 台股文章,增加摩根大通報告近 3 百字觀點4/3 對等關稅納 2 國新資料、增 24 年廿大貿易資料

惠民旗下萬嘉處理污泥,爭取八里案助其拓展 2024May

By Harris, 23 五月, 2024

  惠民實業(代碼 6971)主要是做水資源處理相關業務,約 99% 案源來自政府標案。執行方式是 ⑴ 取得標案後的操作維護(即『代操作』),⑵ 機電工程(競標後土木營造部份委外,惠民只負責『機電工程』)。以 2023 年為例,操作維護佔營收比重約 66%,機電工程約佔 33%。

  近五年標案生態上,政府業主希望廠商來競標而得標後至少介入 2 年左右代操作,才不會衍生後期工程與操作維護廠商不同家、互踢皮球窘況發生。

惠民實業是從代操作起家,近五年介入機電工程與工程統包標案:

  惠民實業是從代操作起家,因應標案型態的改變,而近五年開始介入了機電工程業務。

  特別是在大工程案,政府早已推行工程、代操作同一家公司負責型態。近期在規模較小的公共工程標案上也逐步轉成上述的硬體建設與操作維護皆為單一廠商型態。惠民實業正順著政策走向,目前已成為工程到代操作一手包辨都能承攬。

  另一個惠民實業會介入包含土木營造、機電工程標案重要原因,是近五年政策由「最低價標」,改為「最有利標」。工程等標案需要大額資金作後盾,惠民在 2020 年引入了外部法人股東,資金池轉為充裕,也是公司近年積極介入工程業務的另一個原因。

核心在水資源處理,惠民已具有 6 種維護操作能力;其中一項是子公司污泥處理:

  公司目前資本額 3.516 億元,於 2023 年七月登入戰略新板,2024 年轉為興櫃一般板。惠民實業主要業務有 5 個,分別為 ① 水利工程,② 污水廠,③ (工業用)再生水,④ 2022 年投入海水淡化,⑤ 2023 年跨入淨水廠(相關資訊◎),而轉投資子公司萬嘉環保工業承作第 ⑥ 項的污泥處理

  內文開頭第(一)段是公共工程執行模式說起,第(二)段是在手的「勞務」與「工程」訂單分析表(不含制式損益表與財務比例報表,本文共 2 個工程勞務接案表)。上述 ①~⑤ 業務結項則置於增補文章裡。第 ⑥ 個污泥處理的萬嘉留在本篇聚焦文章。

  〔問與答〕第(六)段產業競爭的 3 項污水處理廠重點、第(七)段財務相關,及第(八)段專論子公司萬嘉環保、了解萬嘉未來在集團扮演的角色。透過清晰的劃分段落,以 16 題〔問與答〕來凸顯惠民實業在產業鏈的地位。

  外界預計惠民實業於 2024 年十月份遞件申請 IPO 上櫃;目前尚看櫃買中心審議的態度。若順利擬於 2025 年上半年正式轉入 OTC 市場交易(本篇將在一段時間內作必要之更新。)

(一)營運重點 Highlight:

  • 1-1. 以 2023 年營收來看,代操作一年營收約 12 億元,機電工程約 6 億元;合計約 19 億元。代操作合約多是跨年,也有一年一約,視地方政府預算能力(預算不足的,一年一約)。
  • 1-2. 員工近 1,000 人,因代操作是 24 小時輪班運作。經理級以上為 32 人、平均年資 10 年,廠、站長以上達 89人,平均年資 7 人;經驗值非常重要,因代操作實務變數大,需有豐富經驗值。
  • 1-3. 實務流程:
    • ⑴ 提預算來競標(精算價格與藥劑採購總量)。
    • ⑵ 若得標、採購與履約(因為前一步驟已精算藥劑,能捉緊未事前得知之變數,以精進未來成本控制)。→ 因逐年檢討履約與之前預算差異,提高成本控制力,是近 3 年毛利率緩升主因
    • ⑶ 連續四年獲公共工程委員會「公共工程金質獎」→ 投標需備 5%「押標金(會還給惠民)」,另加 10%「履約保證金」。具「金質獎」資格廠商「押標」金降為 2.5%,「履約保證金」可降為 5%,有利資金調度,接案能力升。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