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弘雲端科技(代碼 6997)是遠傳電信(4904)與新世紀資通旗下子公司,專精於公有雲、私有雲以及混合雲的整合服務,是伊雲谷(6689)的競爭對手。因亞馬遜 AWS 營運歷史最久且市占率最高,博弘來自 AWS 業務占比最大,而同時也有 Google GCP 與微軟 Azure 雲端服務。公司在台灣與香港整體雲服務占有率,依不同生態系產品約是前二名。
股本為 2.01 億元,因業務早已拓展至海外市場,在香港、中國設立子公司,並於 2023 年元月將據點延伸至新加坡、馬來西亞,全球員工約 170 位,服務台灣、香港、中國、美國與東南亞市場,客戶有 2 千多家。
只有遠傳,沒有距離!…還有博弘,幫你上雲:
2016 年遠傳電信集團取得公司 7 成股權(因公開發行,目前遠傳持股略降至 67.29%)成為最大法人股東。博弘總經理、也是創辦人何冠生以母集團企業識別標語、來帶出博弘在集團中的重要使命;他說「『只有遠傳,沒有距離!』…『還有博弘,幫大家上雲。』」雲端應用服務,是博弘與遠傳電信集團協助企業客戶轉型的重要產品。
組織架構方面,轉投資 100% 持股子公司,分別有博弘體系與宏庭等 2 大體系,主要因公有雲提供商主導性議題而刻意拆分。博弘(香港)、博弘(新加坡)屬 AWS 雲服務,宏庭(台灣)、宏庭(香港)、宏庭(馬來西亞)則屬谷歌 GCP、微軟 Azure、中國等雲服務產品。(如下圖)

投資架構圖,博弘母子公司負責 AWS,各宏庭子公司負責“非AWS 體系”(來源:博弘雲端法說會簡報)
2018 年獲 AWS Premier Tier Partners 認證;2022 年導入自行研發產品:
回顧創業歷史,何冠生說先跟韓國網路公司運算與分算式技術合作,設立 GOGOBOX 網站(類似 dropbox),後續 2012 年自主研發出雲端運算服務 BENZCLOUD(奔馳雲端)。到了 2014 年亞馬遜主動找上博弘合作;著眼於 AWS 生態系統架構完整,公司遂專注公有雲服務角色,直到 2018 年取得 AWS 最頂尖的 Premier Tier Partner(註1)。何冠生說,2022 年是重要的一年,公司自主開發 DATA 與 AI 導入服務。2023 年上半年代理 AWS/GCP 等貢獻營收比重降至約 75%,而自家一次性專案,及日常維運與技術服務等自家產品營收比重約 25%。關於自行開發產品之在策略上、未來規劃之剖析,會在內文與【問與答】中作說明。
另外, 1H23 營收年增率下滑原因也是外界關切的。博弘經營層對此有作出回應,只是回答方式較為隱晦,我們將公司回應先如實呈現,也同時列出我們補充說明(分開列點);藉由【Remind】說明,會員就會了解為何博弘「良性的主動地辭掉」特定客戶之接單。這一則關於財務問與答,會獨立拉出來放在第(二)段 2-1. 的 5 個子說明,而不列於第(五)段的 10 題 Q&A 中。
政府積極上雲,且台灣金融、醫療大數據雲端化加速,有利未來營運:
博弘董事長曾詩淵表示,台灣在雲端產業發展速度比國外客戶步調來得慢,政府態度也保守;台灣包含金融、醫療與電信業等大數據資源產業都是如此。但是兩年前的一場烏克蘭戰爭之後,政府態度丕變。2023 年金融業資訊、醫療病歷、電信大數據等,以及台灣政府監管單位,擁有大量資料的民間企業都有計畫上雲。對博弘未來業績抱持樂觀態度。
厚植技術與人力,是公司一直要做的。曾詩淵說,競爭優勢是建築在組織與人才上,才能拉大與競爭對手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曾詩淵在通信及 ICT 領域有超過 25年 的全球經驗,懂得一般大眾溝通語言,對於該公司雲端商品用途甚為了解。在【問與答】中有不少補充說明(如第 5-2-3./5-2-4.,及 5-4-2.)是曾詩淵的解說,文章末尾還有獨立段落他個人對公司進入資本市場態度之結語,對投資人理解博弘雲端頗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