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隱形眼鏡族群 2025 年第 1 季財報已經完全公布,整理表格如下:(單位:百萬元/EPS:元)。
廠商(依IPO) | 精華 1565 | 晶碩 6491 | 視陽 6782 | 望隼 4771 |
特色 | 代工經驗,有自有品牌 | 自動化高、經營品牌會員 | 矽水膠領先 | 產能領先 |
自有品牌 | 蒂康 | 晶碩 | 日本 Refrear | 替客戶代運營 |
1Q25 營收 | 1,111 | 1,593 | 947 | 811 |
營收 YoY | +1% | -7.6% | +16.1% | +5.5% |
1Q25 毛利率 | 24.03% | 55.13% | 40.62% | 41.43% |
4Q24 毛利率 | 28.06% | 54.61% | 37.53% | 40.35% |
1Q25 稅後金額 | 173 | 493 | 194 | 201 |
稅後 YoY | -8.9% | -4.2% | +14.6% | +2.4% |
1Q25 EPS | 3.43 元 | 6.27元 | 3.08元 | 3.32元 |
台灣隱形眼鏡製造廠大多是代工、品牌經營雙軌並行,只有比例多寡的差異。
中系隱眼新銳品牌消長,與台代工廠利潤關係?
5 月第 2 周舉行法人說明會的望隼科技(代號 4771),也一改過去興櫃交易時對品牌通路持保留態度。望隼總經理石安說,在中國市場景氣起伏考量下,透過台灣投資子公司替日系客戶代營品牌;預料發酵時間會再拖一段時間的美國處方箋市場,正推廣矽水膠產品、提高在美國醫療體系知名度。
本篇為產業文章,也將收錄在〈2Q25 生技訂閱文章〉裡,先列各段落次標題作指引參考:
(一)天貓電商、直播帶貨的中系品牌崛起;數輪淘汰後,中系品牌 2 家進入領先群:
(二)醫材規範趨嚴,中系品牌募資+行銷壯大實力,望隼等代工廠有彩片接單:
(三)2019-2024 年中國市場變化,中系品牌市占上升,對台廠算好事?
(四)小品牌淡出,前十大廠市占率回升到……成水準,產業鏈利潤空間才大:
(五)國際 4 品牌在中國市占不振,加上關稅壁壘阻礙,台廠……:
內文因為會談及台灣隱形眼鏡代工廠的業務關係,另整理以下表格、方便索引;代工客戶為累加,隨著各年度與客戶下單與否會有變動,請自行向各公司詢問。
(A)台系製造廠 | 精華 1565 | 晶碩 6491 | 視陽 6782 | 望隼 4771 |
代工品牌 | 博士倫、可啦啦、米塔塔、Miomi;日本SEED | Moody、日本T-Garden、Menicon、Fomomy;嬌生 | 台灣美若康、海昌 | 日本 T-Garden、Candy Magic;優瞳、拉拜詩、Lemonade |
自有品牌 | 蒂康 | 晶碩 | 日本Refrear | 替客戶代運營 |
(B)中系製造廠 | 蒂螺醫療 | 愛博醫療 | 康視達 | 視准(即望隼) |
代工品牌 | 博士倫、海昌、可啦啦、可糖、拉拜詩 | Moody、堅果力、洛然、潤瞳 | 凱達(器件) | Lemonade、可糖 |
自有品牌 | 無 | 無 | 天后 | 無 |
(一)天貓電商、直播帶貨的中系品牌崛起;數輪淘汰後,中系品牌 2 家進入領先群:
我們先簡單了解產業。回顧廿年前中國隱形眼鏡市場,當時由國際品牌嬌生、博士倫在技術與製造領先而取得絕對的高市占。隨著台灣光學業者自動化生產技術起來後,目前市占第一的「海昌」品牌,由 2022 年在台北股市下櫃的金可-KY(8406)經營。
海昌 2000 年後積極找藝人代言搶曝光,在 2008 年擠下國際廠博士倫、嬌生在中國市占;為了讓品牌年輕化,於 2009 年再推出旗下品牌 HORIEN(海儷恩)。據中金公司在 3 年前調查資料,領先族群中,海昌與博士倫市占率不相上下,第 3 位為中系 moody,第 4 位是海昌同集團的海儷恩,第 5 位是可啦啦。國際廠嬌生旗下安視優(ACUVUE)、愛爾康(Alcon)、庫博(即酷柏光學; CooperVision)也位居前 8 名。
※ 疫情後中國多種消費品牌市調闕失;據查其他資料排名有異動。有的調查是安視優排名第 2 ,博士倫落到第 4 ,可啦啦躍居第 3 ,moody 掉到第 8;皆可列為參考,這不影響本文產業思索方向。
韓國藝人潮流與日系彩妝的流行,讓彩片成為中國年輕女性臉部打扮重點;許多電子商務與貿易商遂代理許多韓系、日系隱形眼鏡品牌商品進入中國販售。在天貓商城的行銷管道幫助下,中國隱形眼鏡品牌也仿效韓系、日系廠商經營的形象,紛紛透過天貓電商創業,是 2010、2011 年之後市場新方向。
(二)醫材規範趨嚴,中系品牌募資+行銷壯大實力,望隼等代工廠有彩片接單:
中國升學競爭令年輕人近視比例甚高。年輕人追求潮流,對彩色隱形眼鏡(消費端慣稱美瞳,廠商習慣稱為彩片)需求大增,讓中國每一季度翻新百種花紋,所以,品牌商尋找含水量高、透氧率好、抗 UV、花色設計不斷推陳出新代工廠。例如美瞳彩片市占率高的可啦啦,就找精華光學、晶碩光學、望隼科技代工。
中國官方 2002、2017 年皆將隱形眼鏡歸屬「第三類醫療器械」來升高規範,進入門檻高。2022 年國家藥監局《關於開展規範裝飾性彩色隱形眼鏡生產經營行為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被外界解讀為收緊不合規的韓系進口品、這有利本地大型品牌經營。
年輕人求新求變的特性,中系品牌每年對新花紋、顏色,或是配戴舒適感的矽水膠要求越來越多。就近年市場調查,……(含上文全文約 3,354 字)
中系隱眼新銳品牌消長,與台代工廠利潤關係? May 2025 台灣隱形眼鏡族群在中國隱形眼鏡發展、營運利潤之產業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