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能源(代碼 6883)是一家從 EPC 系統工程業務切入數據分析服務與綠電買賣交易的能源管理公司;目前在台灣的光電案場訂單 400MW+,也在台南學甲一帶營運 3 座「共同升壓站」等,對發電、儲能的配比有經驗。微電能源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愍迪表示,台灣電力市場孵化了微電能源,過去八年來,營收年複合成長率為 135%,技術核心已放在「能源數據」分析上,從硬體與專案能力,走向軟體與為能源服務,與台商等合作夥伴一同開發東南亞等地的再生能源管理市場。
助台商轉移基地,微電能源看好 4 年內東南亞綠電爆發
王愍迪說,包含台商等製造業,正將產線移往東南亞,但是東南亞的電力基礎建設還未能負擔如此龐大的廠辦移動風潮。尤其東南亞、印度等地也缺乏綠電的來源。讓製造業短時間內難以達成歐美等國家對 RE100 要求。所以,配合客戶對東南亞所在地的再生能源建置,綠電交易、RE/憑證等能源管理服務,是 2025 年後微電能源的營運動能。
他說,過去中國大陸承載了全球的製造能量,現在製造廠只要 10%、20% 比例移往東南亞,就讓新進地區製造配套措施應接不暇。按製造廠移往東南亞、印度的速度來看,未來 4 年東南亞對綠電需求很大,也是微電能源積極從 2024 年起拓展海外市場的背景。
其實,公司在 2024 年一月份就公告了與越南◎西貢電信-英文連結 、簡體中文連結◎簽定意向書,雙方預計合資成立服務工業區需求之電力公司,將在當地合建 300MW 案場。在越南再生能源的服務上繳出了第一份成績單。公司預計,該案可挹注 2025 年約 3 成左右的營收。
王愍迪說,之後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甚至南亞的印度等地開拓市場。據了解,因為台灣積極在東南亞與南亞等地架設新的產線,也急需綠電來源。因此,微電能源早已主動尋求跟台商一線製造大廠合作,由公司提供綠電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配套規劃。
微電能源為何重視能源數據分析?
王愍迪認為外界對綠電、再生能源需求的預估,很可能低於實際情況。例如,美國能源署(IEA)就把 ChatGPT 與 AI 人工智慧發展也納入了全球能源消耗的觀察因素之中。
他認為, Nvidia 輝達提供的 AI 運算晶片誘使美國科技大廠正投入「◎AI 軍備競賽-專業網站網管人簡要分析◎」。因為假設蘋果公司買了一套全新的輝達設計的 AI 伺服器,其他競爭對手如 Alphabet 旗下的谷歌也會趕緊會去買一套 AI 設備、深怕被蘋果領先了…。就是這樣人工智慧在全世界迅速鋪展開,現今外界所看到能源需求,或許僅僅只是冰山一角。潛藏在海面下的 AI 與高速運算的要求,還有更大的能源管理與數據分析的商機。
王愍迪強調,微電能源早在 2018 年八月概念性驗證直接上“區塊鏈”,是首度「數據分析」成果。在走過了「市場開拓」與「硬體布建」的兩個公司發展階段,其後的「數據分析」把數據演算能力服務模塊化,可以讓公司走向第四步驟的「服務優化」。這正是微電能源跟同業不同之處。
在能源市場為何重視數據分析,會在第(二)段的 2-6. 點上,公司有脈絡式的推演說明。
而微電能源公司開拓業績的思維與步驟,及實際的 ①~⑥ 項進展,會在第(三)段作具條理的陳述,有助於您了解公司的想法,藉此研判該公司是否能走向成長之路。
本篇全篇文章的〔問與答〕共 14 題,分 3 個段落為『營運、財務、市場』。公司在回覆中不時透露出對未來業績的想法。對營運展望留待【觀點】中做探討。
※ 全文文章內容 = 聚焦文章內容 + 增補文章內容。已購買標題結尾有(全)字之全文文章,無需再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標題結尾有(增)字),因為內容都一致。全文章、聚焦文章有含【觀點】;另,僅全文章、增補文章有財務報表。新加入會員,應先詳讀◎〔購物.更新 〕分頁◎說明;內容型態網站不可退費,已購買全文章、自行重覆購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無任何退費機制。
(一)微電能源基本資料:
- 1-1. 公司成立於 2015 年;2016 年 12 月用◎樹莓派◎作硬體、 200KW 服務。
- 1-2. 2018 年獲得工業局補助「智慧城鄉兩年期專案」,獲得金額 1 億元補助計畫,是成長重要關鍵。(當時實收資本額僅 3 千多萬元)
- 1-3. 公司近年發展方向的 2 個關鍵字:「能源」與「數據」。
- 1-4. 【重點民間接案沿革】:
- 2018 年八月概念性驗證直接上“區塊鏈”,是首度「數據分析」成果;算是業界少見的數據分析能力。
- 藉由連接區塊鏈,2020 年展開屏東 40MW 光電專案。
- 2022 年一月(與氣象局合作一年半之後),以◎向日葵 8 號同步衛星◎為基礎、結合公司數據分析,應用成「再生能源之氣象預測模型」,投入能源管理系統。→ 該模型是公司數據分析的基礎模型。
- 2023 年十二月份以能源分析作業系統,打造 OpenEMS 可對外開放“對接各種耗能設備”,例如拓展到儲能產業、充電樁。
- → 公司稱為「OpenEMS 開放能源管理作業系統」。
- 2024 年三月引入語言模型,串連各專案程序,推出「人工智慧數據系統 整合作業(AIDP) 」系統。
- 1-5. 【資本與重要投資人動向】:
- 2017 年五月第一次增資至 500 萬元。
- 2018 年五月國發天使基金投資(已獲利出場)。
- 2020 年三月,獲得活水影響力投資,聯邦銀行集團投資。
- 2021 年八月迎來璞石晶華基金,統一集團、研華科技(2395)的共同投資。
- 目前資本額 7.11 億元,於 2022 年增資完成。
- 1-6.【營運實績 &目標】:
- 2024 年一月與越南西貢電信合作,簽署 300MW 發展計畫意向書。
- 目前在台灣的光電案場訂單 400MW+。衛星數據數量,由過去六到七年的11 Tps(兆點),每年仍以 1 億兆點速度往上增加。→ 衛星數據用來推演再生能源氣象模型之用。
- 跟五個不同業主合作「共同升壓站」,共用規模是 300MW。
- 三年管理資產規模以超過 2GW+ 為目標;2025 年綠電銷售目標為 2 億度。
- 2025 年海外市場目標為 2 個國家以上(先行目標在東南亞、南亞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