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n1興櫃訂閱 5/1 歐都納、創控、關稅談判、頌勝、神數、立盈等 9 篇↩️

1on1上市櫃訂閱 4/24 昶瑞、昕奇、生合、大立光、中興電與關稅三部曲等 11 篇↩️

1on1生技訂閱 4/9:台耀化學、視航生醫、禾榮科、威力德 等 4 篇↩️

5/1:歐都納↩️  4/26:創控科技↩️ 4/24:昶瑞機電↩️ 4/20:昕奇雲端↩️ 4/16:生合↩️ 4/14:大立光 ↩️ 4/13 中興電↩️ 4/11-2Q25台股+中國找盟友↩️ 4/9 台耀化學↩️  4/8:崧騰↩️  4/5:關稅反擊or談判↩️  4/3:關稅與台股↩️  3/30:頌勝↩️  3/27:神數↩️

不定期隱藏潛力公司,選訂閱季刊、不用等通知!(興櫃訂閱排除生技)。  財報更新(訂閱同步):印能、稜研、精誠金融、竑騰、宇辰系統。 【Teaser】更新:4/11 2Q25 台股文章,增加摩根大通報告近 3 百字觀點4/3 對等關稅納 2 國新資料、增 24 年廿大貿易資料

長聖免疫細胞新藥 GDT、CAR-T 皆申請試驗 2022 May

By Harris, 25 五月, 2022

長聖(代碼 6712)法人說明會前言:

  為第三次參與長聖國際(代碼 6712)的座談,首次是其興櫃掛牌之後赴台中市拜訪公司。當時參與的還有另一家專業機構是長聖股東之一的某創投公司、他對公司熟悉,只想知道當時還不成熟的「特管辦法」影響。那次反而是我首度聽到長聖主管對特管辦法評估,受益不少。

  第二次則是參與公司 2021 年於北部券商邀請的券商年度論壇中,是由總經理黃文良主講,會後總經理回答了不少券商的提問。今(2022)年五月,長聖 1Q result call 由長聖劉銖淇董事長講述。隨著長聖國際在骨髓間質幹細胞,以及異體 Gamma Delta-T(GDT),以及 CAR-T 治療實體腫瘤的進度有望明朗化, GDT 今年申請台灣的臨床一、二期試驗, CAR-T也預計今年向美國 FDA 申請一二期臨床新藥公司要觀察其較新進的試驗數據,並查詢國際上亦開發同一類新藥公司進展作對比。產業認知上,生技醫療產業尤其是新藥開發公司是相對科技製造業要求證與對照的步驟要更多。

(三)長聖免疫細胞新藥進度,CAR-T 與異體 Gamma delta-T 幹細胞:

  • 3-7. 長聖在 CAR-T 用 mensanger RNA(簡寫 mRNA;信使核醣核酸)電轉染技術,而非病毒培養技術,可以減少感染的風險,製程穩定。
  • 3-8. 【Remind】:上文講得偏技術,改用白話文來說。即長聖 CAR-T 是設計用 HLA-G 的 mRNA(信使核醣核酸),以電穿孔技術,直接將 mRNA 植入免疫細胞中,會擁有快速且穩定辨識與毒殺該癌細胞的能力。至於用異體 Gamma Delta-T (GDT;γδT)算是長聖 CAR-T 藥物的細胞載體,其好處是能預先製造(先製造好→病患不用花時間等)與儲存(能大量製造→讓藥價變便宜)……
  • 3-10. 【View】:國際上採用細胞療法(包含 CAR-T 療法)的公司市值在 3~10 億美元(當股市進入牛市時,這些公司市值會更高出上面估值的 2~4 倍。)我們該觀察,長聖在難治型血液腫瘤,以及它在實體腫瘤療效成績。
    • 這些國際型公司觀察名單如下,(1)幹細胞公司:① Pharmicell,② Mesoblast。(2)免疫細胞為主:① Northwest,② Cellular。(3)被併購例子:① Kite(已上市 CAR-T 產品 “Yescarta” 與 “Tecartus” 。),② Juno。(已上市 CAR-T 產品 “Breyanzi” 與 “Abecma” 。)建議去找 2017 年 Kite 與 2018 年 Juno 被併購的新聞,你會對估計『市值變化』這一項評價方式,會有所體會,能夠提高看生技醫療公司價值的精準度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