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新 1H24 稅後EPS 1.41 元;營收成長不算快:
正新橡膠工業(代碼 2105)2024 年上半年財報,營收 479.7 億元,年減 0.4%,毛利率 25.6%,較 1H23 的 22.75% 上升約 2.9 ppt ,營業毛利年增 12.2% 至 122.9 億元。上半年營業費用率 13.6% ,跟前一年同期 13.4% 相近。主因近幾年不作重大資本支出,員工人數召募也無須積極下,費用控制得宜。
正新 1H24 稅前與稅後淨利分別為 61.57 億元,45.75 億元,有效所得稅率較前一年同期有降下來,稅後 EPS 1.41 元,略高於 1H23 稅後EPS 1.13 元。2024 年第一季單季 EPS 0.68 元,第二季單季為 0.73 元。
正新解讀其毛利率因產品組合持續改善,費用也有一定控制,只是營收力道不太足夠,所以每股獲利復甦相對緩慢。關於營收動力的表現,在【觀點-13.】裡有提。
※包含正新上市櫃公司財報每季皆公告,相關財務數字資訊,◎公開資觀測站◎或各種網路資料上非常容易取得,就不製表。本文就專注財務重點說明。
2Q24 原料報價有漲,正新有順利調漲輪胎價格:
本篇〔正新 問與答〕 Q&A 共有 25 題,分為(七)中國區議題相關,(八)原料與成品報價相關,(九)歐洲市場與展望相關;(十)雙印廠相關;(十一)基本營運相關;(十二)財務面相關,等 6 大部份。中國大陸區與歐洲市場變化有彼此連動與激發的,跟正新接下來營運策略環環相扣。在中國區、歐洲市場問與答裡有討論。
⑴ 輪胎製造原物料與 ⑵ 銷售管道,對正新費用與毛利率表現有所影響。⑶ 下一季原物料方向,⑷工廠運作近況,⑸ 關稅與 ⑹ 集團股利與稅制等,在財務面相關,及原料與成品報價相關章節裡探討。
中國輪胎內需與外銷仍面臨瓶頸、內捲化;正新應變,著手調整市場結構:
正新研發技術與製造品質在中國輪胎同業裡名列前茅。過去受惠於全球第一大汽車保有量市場的龐大需求,正新橡膠的中國工廠產量長年保持成長。正新橡膠營運軌跡史,是廿多年來中國汽車產業與中國經濟快速崛起的印證。
只是 2018 年國際貿易結構開始有了重大改變,後續 2020~22 年新冠疫情等重大全球公衛事件後,中國經濟卻沒有如外界預期的在 2023 年回升。
截至 2024 年上半年,中國本地輪胎業內、外銷依舊面臨難題。其內需價格競爭激烈下,不時傳出小廠倒閉與內捲化的新聞,著實讓包含正新橡膠等長期根基中國的跨國企業跌破眼鏡。正新表示,集團大陸工廠仍保持獲利,只是產能利用率較之前降低。本篇文章〔問與答〕想解讀出未來營運方向與策略。
內文一開始的【觀點】逾十點,包含產研“小撇步”,建議您自己體會就好。就如同〈關於我們〉中提到,好用知識學起來,有助訓練自己判斷的技能;適時的自我判斷,是您於市場上長久生存的重要碁石,是應對多變市場的武器。本文同步於上市櫃訂閱制文章上刊,觀點會刻意改置於文末。
(一)正新在亞洲 11 個廠區,日產能 146.6 萬條各式車胎:
- 1-1. 正新各類輪胎都生產,除了飛機胎不生產外,轎車(PCR),卡客車(TBR),兩輪的摩托車胎、自行車胎,農工車胎,越野車胎等都生產。
- 1-2. 其中在自行車胎的全球品牌上具領先地位。轎車胎在亞洲也算是知名品牌。
- 公司成立於 1969 年,截至 2024 年上半年員工人數 2.1 萬人(主要大型廠區在中國)。
- 1-3. 在 COVID-19 疫情之前員工人數,曾達 3 萬多人。而這幾年員工人數下降,因素為:① 自動化,② 其次為中國同業間「內捲競爭下」,所以員工人數下滑。
- 1-4. 全球有 11 座工廠,主要在東亞,東南亞與南亞等 3 地區。
重點廠區 | 生產胎別 |
台灣總廠 | 全部 6 類(轎車、卡客車、摩托車、自行車、內胎、其他) |
中國昆山廠 | 轎車、卡客車 |
中國重慶廠 | 轎車 |
中國廈門廠 | 全部 6 類(轎車、卡客車、摩托車、自行車、內胎、其他) |
泰國廠 | 轎車、卡客車 |
越南廠 | 摩托車、自行車、內胎、其他 |
印度廠 | 摩托車 |
印尼廠 | 摩托車、內胎 |
- 1-5. 正新集團每日產出 146.6 萬條各式輪胎。
- 其中,高單價的轎車胎(PCR)日產 18 萬條,卡客車胎(TBR)2.3 萬條。中價的摩托車胎(MC)21.6 萬條,價格跨度大的自行車胎(BC) 37.6 萬條,其他胎 10.6 萬條。低價位的內胎為 56.5 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