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n1興櫃訂閱 5/1 歐都納、創控、關稅談判、頌勝、神數、立盈等 9 篇↩️

1on1上市櫃訂閱 4/24 昶瑞、昕奇、生合、大立光、中興電與關稅三部曲等 11 篇↩️

1on1生技訂閱 4/9:台耀化學、視航生醫、禾榮科、威力德 等 4 篇↩️

5/1:歐都納↩️  4/26:創控科技↩️ 4/24:昶瑞機電↩️ 4/20:昕奇雲端↩️ 4/16:生合↩️ 4/14:大立光 ↩️ 4/13 中興電↩️ 4/11-2Q25台股+中國找盟友↩️ 4/9 台耀化學↩️  4/8:崧騰↩️  4/5:關稅反擊or談判↩️  4/3:關稅與台股↩️  3/30:頌勝↩️  3/27:神數↩️

不定期隱藏潛力公司,選訂閱季刊、不用等通知!(興櫃訂閱排除生技)。  財報更新(訂閱同步):印能、稜研、精誠金融、竑騰、宇辰系統。 【Teaser】更新:4/11 2Q25 台股文章,增加摩根大通報告近 3 百字觀點4/3 對等關稅納 2 國新資料、增 24 年廿大貿易資料

金色三麥拿非酒精飲品證照,擴大罐裝與客製業務 2024Jul

By Harris, 22 七月, 2024

  金色三麥(代碼 7757董事長葉冠廷表示,20 年前創業只是一家小啤酒廠,當時亦沒有經營餐廳。因為啤酒賣不掉,就在台北環亞百貨中庭開了第一間戶外的精釀啤酒吧,跟消費者直接接觸。其後公司發展的軌跡,大家都知道了,金色三麥加入了餐飲元素,成為結合「餐」、「酒」的連鎖消費品牌

金色三麥獲得全球 5 大啤酒獎項:

  葉冠廷說,初期行銷策略是以「釀蜂蜜啤酒跟世界交朋友。」藉由台灣的龍眼蜜釀製的蜂蜜啤酒,獲得◎五項比賽大滿冠◎榮譽。在日本、美國、德國、澳洲、英國參賽過程,讓海外市場認識金色三麥。也讓公司帶有使命感。

  葉冠廷認為,啤酒酒精度約 5%,低於烈酒與紅酒,是朋友與同事間良好的社交潤滑劑,是公司凝聚顧客的重要產品,也是金色三麥與其他餐飲同業不同之處。

今、明年陸續展店,並評估擬進入非酒精飲料市場:

  公司的路線是結合啤酒、並主打朋友與同事歡聚型型態,以及具特色,所以單店營業額較高,展店速度不算快;但法說會上公司仍評估 2024、25 年要積極在中南部展店。

  此外,新北一廠、二廠的罐裝生產線除了生產自家餐廳所用的精釀啤酒,近年也獲得不同異業公司下代工單。未來要進一步位進軍◎台灣非酒精性飲料市場◎

  本篇聚焦文章〔問與答〕有 7 題,分別在財務市場競爭等二個段落。在【觀點】則有 13 大點,提出金色三麥主要吸引市場的看點在哪裡?該跟哪幾家同業相比。

(一)公司基本資料:

  • 1-1. 資本額約 2.19 億元,員工約 800 人。
  • 1-2. 營業產品:① 精釀啤酒釀造(100% 持股子公司「龍昇釀造公司」負責)。② 餐廳經營(進入資本市場主體的「金色三麥餐飲公司」負責)。③ 烘焙甜點銷售
  • 1-3. 為支持營運,有 2 座啤酒釀造廠,有 2 座烘焙廠,以及 1 座生鮮鏈中心
  • 1-4. 台灣自 2002 年加入 WTO 世貿組織後,菸酒開放民營(加入 WTO 之前,台灣菸酒類只能由公賣局專賣)。當年投入精釀啤酒產業,現存的並不多,金色三麥是其中一家。
  • 1-5. 廿多來,同期投入精釀啤酒的台灣同業存活下來不多,金色三麥靠著納入「餐飲」,得以生存迄今。
  • 1-6. 為確保食安品質,金色三麥將旗下各餐飲廚房申請◎ HACCP 認證◎;在台灣餐飲業是少有。
  • 1-7. 金色三麥為現任董事長葉冠廷的父親葉榮發所創立,公司於 2002 年投入精釀啤酒釀造,並在 2004 確立了金色三麥啤酒餐廳品牌。
  • 1-8. 2016 年設立 SUNMAI 酒類品牌,2017 年建置中央廚房,生鏈中心,烘焙廠並取得 HACCP 認證。2018 年所有門市廚房取得 HACCP 認證。
  • 1-9. 公司設有酒廠,是跟其他餐飲同業最不同之處。餐飲同業需「靠展店」,但 2023 年投入鋁罐生產(新北二廠)及銷售、代工業務,產品可銷售往海外市場。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