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觀科技法人說明會前言:
現觀科技(代碼 6906)因行動網路數據分析能力而獲得電信營運商信賴,以「 CovMo 行動網路優化平台」解決痛點,精準找出用戶位置以優化客戶的網路建置,為客戶達成最大投資效益,陸續導入大型公司如新加坡電信、印尼 Indosat 、中東最具規模的 STC 沙烏地電信等公司。近年再推出「 Mobility Intelligence 行動智慧平台」來分食 Google 與Facebook 主導的數位廣告市場,藉由 40 項專利與大數據分析基礎,協助電信業者推敲出用戶消費行為,現觀能與電信夥伴分潤廣告收益。
展望未來,新一代電信 5G 基地台擴增數量會是 4G 的數倍,以電信基地台覆蓋 Cell 量作為業績計算基礎的現觀科,只要基地台建置越多,數據分析授權費收取得就越高,公司營收可望在新興亞洲電信業者提高 5G 通訊的投資之後,進一步帶動現觀的業績成長。
【觀點】
- 現觀科技近年主要成本在「人事費用」,以目前員工數 135 位來看,新加坡電信、印尼的電信客戶,阿拉伯區大電信、日本樂天等等 9 家,平均一家主力客戶分攤約 15 位。公司說,亞洲以外「先選擇東歐地區」,我覺得最主要原因,在於招募新進人員門檻低(應該有 local hire;重視長久人際關係的電信客戶由在地人跑、加上語言沒阻礙,才易突破)。東歐設辦公室與找人會比西歐區便宜多了,2023、2024 年人事費用應該增加有限,能被營收成長幅度所稀釋,可以忽略。
- 5G 基地台布建是全球趨勢,按道理說在都會覆蓋密集區、會是 4G 基地台 3 倍量。我們惟一要考慮的是電信營運商布建速度,是兩、三年布完,還是四、五年內布完。以要成為現觀科技投資人的角度而言,其實我更喜歡後者。「客戶布建的慢,現觀未來的營收成長時間才會長,更能享有更久資本利得效益。」
- 時間放緩觀察點有 2 個列出來:① 電信業者正評估消費者……;
- 所以盯 1H末2023 之 5G iPhone 與 Android 銷售量,就可以猜到電信商接續的動作、就能在 2Q’2023 推敲出現觀營收增幅。……。
- ……。
- 綜上所述,台股都在財報空窗期,股價先反映 2022 年財報預期;自結前 10 月每股獲利有 3.5 元,年底的後兩個月營收拉升,全年應該約 4.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