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晟生核醫產品主要有 3 個;第 4 項產品隨著知名阿茲海默症新藥在台上市,有望銷售成長:
吉晟生技(代碼 7762)成立於 2011 年十月,目前實收資本額約 4.05 億元,董事長為楊朝堂,總經理為林亮光,主要產品為核子醫學應用的 4 項產品:①(核種 氟-18〔18F〕)氟去氧葡萄糖注射劑(FDG/癌症用),② (核種 氟-18〔18F〕)氟化納注射劑(癌症骨轉移造影),③ 腦部正子斷層掃描造影顯影劑(Florbetaben),以及吉晟生技冀予厚望的 ④ 腦立晰注射劑(Neuraceq/FBB)。
為何看好第 ④ 項產品?主因第一項獲得美國 FDA 核准治療阿茲海默症藥物為◎美國百健與日本衛彩共同研發的「Leqembi」 ◎,應該有望 2025 年在台灣上市(吉晟生技預估,若樂觀、或許提前到 2024 年底)。屆時治療阿茲海默症藥物在台灣推廣開來,可望帶動公司顯影劑的銷售。
另外,第 ④ 項「腦立晰注射劑;FBB」產品已於 2018 年12月取得衛福部的藥品許可證。
國際藥廠近半年對核子醫學的興趣頗高,頻頻出手對中小型藥廠談合作:
吉晟生技總經理林亮光表示,作為一家核子醫學公司,很榮幸跟科學家、醫師站在治療疾病的同一陣線上。吉晟生技希望成為醫院們的軍火庫。他看到 2023 年之後,國際大藥廠頻頻併購或是跟核醫藥廠簽定合作意向書;這半年多來,跨國藥廠在併購與簽合作意向書金額合計逾 100 億美金,因此樂觀預期,核子醫學的標靶特性,將成為治療癌症的精準醫療新興療法。
獲得核准的核子醫學治療型藥物,因為是一種低穿透力粒子衰變輻射,正因為穿透力低,所以在人體組織裡使用相關核醫藥物,只會在極短距離內(如毫米級)就停止,正符合癌症精準醫療要求,針對癌細胞與被標靶的腫瘤組織作破壞,而不會擴及週邊正常細胞。
本篇全篇文章備有 2 個表格,分別就國際藥廠合作意向情況,以及昱晟生技本身2022、2023 年生產與每批次生產情況作簡表比較說明,易於了解公司近況。在〔問與答〕將分為市場、財務面、產品與營運等 3 方面。
※近年國際製藥界對放射性同位素、加上配體方法,稱之為 targeted radioligand therapy 放射配體療法,簡稱 RLT。方式是將『放射性物質』,與“能標靶癌症細胞的”『配體』結合,由放射性同位素來殺死癌細胞,以達成精準醫療的作用。其主藥物+標靶特性,跟前幾年專攻癌症的抗體藥物+靶點的概念相似。
※ 正子造影掃描,是核子醫學“診斷用”,跟核子醫學藥物“治療用”,有著使用目的的差異。詳細解說資訊,以及跟電腦斷層掃描(CT)、磁振造影(MRI)的不同,請參考◎三總醫院資訊連結◎
(一)什麼是核子醫學(簡稱「核醫」)?三種粒子(α、β、γ)射線特性為何?
- 1-1. 核子醫學(以下簡稱「核醫」)在醫療產業是一門新興科學,不同於一般外界熟悉的放射科(如 X 光與斷層掃瞄),核醫是以「放射性同位素」+「配體(標靶化合物)」,讓指定的器官與指定組織產出了親和力。(如下圖)
- 【Remind】:配體〔英語:ligand〕,是指一種能與受體結合以產生某種生理效果的物質。在蛋白質—配體複合物中,配體通常是與靶蛋白特定結合位點相連的信號觸發。
- 1-2. 核醫有 3 種射線粒子,① α 粒子,② β粒子, ③ γ 粒子。物理學理論上,α 與 β 穿透力弱,γ 穿透力強。
- 1-3. 但當輻射線進入人體之後,α 與 β 射線『穿透力弱』特性,正好能用來擊殺最鄰近的癌細胞與不好的腫瘤組織。(壞細胞因為α 與 β 射線進入而被破壞)
- 1-4. 而診斷型核醫產品,則首選 γ 衰變為主,因為透穿力強,人體就吸收量低。例如,正子造影。
- 1-5. 業界已上市與獲准的核醫藥物,主要有 3 個:
- 如拜耳公司〈Xofigo 鐳-223注射液◎詳細資料◎〉,2015 年獲 FDA 核准;台灣上市且健保給付。
- 諾華公司〈Lutathera 鎦-177-癌平注射液◎詳細資料◎〉,於 2018 年獲 FDA 核准;台灣上市且健保給付。
- 諾華公司〈Pluvicto 鎦-177-PSMA ◎2024 年諾華更新消息◎〉於 2023 年獲 FDA 核准,台灣尚未上市。
- 1-6. 上述 3 個藥物,核醫的精準性兼具靶向性藥物,已經開始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