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n1興櫃訂閱 5/1 歐都納、創控、關稅談判、頌勝、神數、立盈等 9 篇↩️

1on1上市櫃訂閱 4/24 昶瑞、昕奇、生合、大立光、中興電與關稅三部曲等 11 篇↩️

1on1生技訂閱 4/9:台耀化學、視航生醫、禾榮科、威力德 等 4 篇↩️

5/1:歐都納↩️  4/26:創控科技↩️ 4/24:昶瑞機電↩️ 4/20:昕奇雲端↩️ 4/16:生合↩️ 4/14:大立光 ↩️ 4/13 中興電↩️ 4/11-2Q25台股+中國找盟友↩️ 4/9 台耀化學↩️  4/8:崧騰↩️  4/5:關稅反擊or談判↩️  4/3:關稅與台股↩️  3/30:頌勝↩️  3/27:神數↩️

不定期隱藏潛力公司,選訂閱季刊、不用等通知!(興櫃訂閱排除生技)。  財報更新(訂閱同步):印能、稜研、精誠金融、竑騰、宇辰系統。 【Teaser】更新:4/11 2Q25 台股文章,增加摩根大通報告近 3 百字觀點4/3 對等關稅納 2 國新資料、增 24 年廿大貿易資料

1H24歐美不算積極,維田首要任務在研發、參展 2024Apr

By Harris, 10 四月, 2024

  維田(代碼 6570)公布 2023 年營收年減 17% 至 9.44 億元,稅後淨利年減 37.2% 至 1.08 億元,EPS 為 2.92 元。比較引起投資人注意的是 4Q23 單季毛利率 34.73% ,是 1Q21 以來單季毛利率低水準。因毛利率降,單季營業費用率拉高至 30.37%,單季營益率未達 5% 水準,低於外界預期。儘管獲利不符合市場預期,董事會已決定對 2023 年度配發 2.6 現金股息,配發率為 89%、股利政策算有誠意。

欲衝刺營收而積極參展,但投入新品研發不可少,今年費用金額難降:

  2024 年累計前二月營收僅 1.21 億元表現低迷;最新公布 3 月營收重返單月 1 億元,累計前三月營收年減已縮減至 -1.8%。跟多數法說會相似,經營層喊話 2024 年營運要擺脫 2023 年的衰退。不過為應對專案研發,以及 2025 年新品需求,還有兼顧醫療認證、開發印度市場所需,維田董事長李傳德認為,今年營業費用不能省。

  為描繪新興市場經營,內文第(五)段為有不分點討論印度市場,與如何靈活地運用半成品策略來拓展之構想。

  維田對 2023 年低迷原因,及 2024 年將怎麼做?簡報皆明確描述,故第(一)、(二)段就會直接破題列點整理且公開,不用查看簡報就知道公司作法。以上共約 9 點皆不列於正常內文篇幅。

  重點在簡報上沒有的,如第(四)段是 2024 至 2025 年產品研發方向,藉由跟公司討論式互動(第四段共有 8 點)來了解維田最新營運,及上述第(五)段的新興市場經營構想,最末尾第(六)段〔問與答〕會有重點 12 題,像是營業費用難降的原因(於【觀點】另作毛利率之解讀)?跟 2025 年布局在哪 4 項產品?佳世達2352)集團那些單位/公司合作?交通應用客戶目前需要迭代更新的設計特點為何?電力認證接單來自哪個市場?醫療專案產品?以及 3 題針對工業電腦近期討論最夯的 AI 人工智慧策略,會是什麼?

維田主攻整機系統 Panel PC。應用以智慧製造占 7 成為主軸、其次 15% 為交通;歐美市場占比超過 8 成:

  維田成立於 2004 年的工業電腦廠,主要產品為整機系統,近年新量產的「AIoT 智慧閘道器」網路產品亦是為了搭售工業電腦主機之用、不做單獨銷售。維田產品型式多是 Panel PC,產品型式與融程電(3416)、飛捷(6206)、安勤(3479)類似,只是各家主攻應用領域不同。經過前幾年現金增資與可轉換公司債轉換普通股後,目前資本額 3.71 億元。

  就應用領域,維田營收比重 7~8 成來自智慧工廠與工業控制系統,交通類(船舶、軌道、車載)占 15%,醫療約占 5%。主力市場歐洲、占 5 成以上,其次為美洲的 3 成多,亞洲居第三;以國別區分,第一大是美國、第二是德國。其中,區域型客戶亦會行銷全球,例如 2H24 就有中歐醫療客戶來找維田,擬針對亞洲市場開發感測醫療產品

  就接單模式,跟多數台灣工業電腦同業一樣,不僅有 ODM 標準規格品(約占 65%),也有專案(占 25~30%)。

(一)2023 年低迷原因:

  • 1-1. 23H2受大環境因素影響,出貨動能急凍,並因客戶去化庫存不如預期,導致訂單遞延。 同時,升息與地緣政治衝突,亦造成歐美客戶拉貨意願較為保守。
  • 1-2. 策略投資「博鑫醫電」及「慧穩科技」,在智慧醫療及 AIoT軟硬體領域合作。
  • 1-3. 研發中心持續擴展,強化技術能力並儲備人才,以因應未來發展所需,厚植研發能量 → 2023 年研發費用高漲背景原因

(二)2024 基本展望:

  • 2-1. 客戶端庫存去化至尾聲,部分因缺料遞延之智慧製造、智慧交通相關專案,目前已陸續重啟,營收回升。
  • 2-2. 2024 年推出迭代新產品,包含防爆工業電腦、AIoT Gateway(智慧閘道器),智慧製造人機介面,醫療電腦,期望於相關領域拓展新專案,布局世代更新商機。
  • 2-3. 1Q24 營收重回前一年同期水平,謹慎中樂觀看待今年營運,2024 年目標重回成長軌道。
  • 2-4. 通膨漸緩,升息告終,雖仍有地緣政治因素,預期 2024 全球經濟雖受壓但能維持穩定。看好AI應用與滲透率持續提升,將帶動智慧製造工業電腦商機。
  • 2-5. 【View】:「升息告終預期」已不若 2 個月前樂觀,通膨仍未完全解決,聯準會降息次數預期……。
  • 2-6. 產品預計 2H24 取證後陸續出貨,用於拓展展東南亞新興市場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