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鑫活動扳手在同業中產能最大,轉上櫃為了併購具互補性同業:
伯鑫(代碼 6904)採行 ODM 設計代工業務模式,替海外客戶代工;產品設計研發主導者主要在伯鑫身上;少部份由客戶設計、 OEM 比例僅約營收比重的 10%、11%。
公司目前股本 1.64 億元,單就手工具同業中的資本額也不算大;正因為股本不大,且產品種類集中於「活動扳手」、「園藝一般工具類」,伯鑫評估可去併購具合作綜效的手工具同業。
去年公司營收接近 10 億元,併購後中、長期目標訂為年營收 30 億元、 50 億元,預計 2024 年就會先從台灣同業中找同業來談合併。因此本篇篇幅要更聚焦於重要的 2024 、2025 年營運展望上。
主要產品毛利率分析 & 公司對中國同業競爭性評價為何?還有對台灣同業定位的想法:
伯鑫併購方式在此篇補充文章中的《問與答》中進一步作露出(併購 2 個主要考量與方向,會列子點說明)。與中國競爭同業彼此算競爭嗎?以及伯鑫對台灣同業的定位想法,公司於問答中有清楚回覆。
另外,重點財務面,除了折舊金額、關稅議題,就主要產品線未來毛利率區間,公司也作出了評論;公司未在法人說明會上就細部毛利率部份,我們亦額外作簡表來分析近兩年產品毛利率表現、適合想對手工具產業利潤有興趣的投資人進一步查詢。
既然說到伯鑫有併購企圖心,相對也要看看潛在被併購的台灣手工具廠商實力。可以發現中彰投一帶手工具廠各自在不同類別產品上「發光發熱」,而且營業額規模也不會差距伯鑫太遠。中彰投的鉗類、剪類、套筒與棘輪扳手「隱形冠軍」廠商經營時間都不算短,是否願意納入伯鑫麾下?看來都不容易。因此,短期一、兩年內先看伯鑫「自身有機成長」才是務實態度。待 2024 年下半年之後再評估伯鑫是否完成併購中型、小型手工具同業。
中型未上市廠,會是伯鑫「心有所屬」併購對象?中小廠機率比較大
這些廠辦座落在中彰投、以及 74 號快速道路延線公司,是不同手工具「隱形冠軍」,每家公司幾乎都打入了歐洲、美國品牌客戶,也有在俄羅斯、東南亞、巴西、日本與汽修市場、航太應用攻下灘頭堡,個個代工實力十分堅強。本文將 4 家代表性未上市手工具公司製表,列出其主力產品與經營特色,還有公司負責人(為凸顯有公司浮現了第二代接班)資料,讓您快速了解中部手工具廠;這 4 家當中僅一家產品線符合伯鑫併購對象的描述;惟這 4 家在同業規模可算中型以上的代表性廠商,伯鑫想談併購並不容易。
另外還有 6 家隱形冠軍公司,任何其中一家願意整合結盟,也都能迅速壯大伯鑫實力。這 6 家產品線跟伯鑫明顯不同(如起子、鎚子、鋸子),或其扳手為棘輪扳手/棘輪手柄,或製造鉗剪類,跟伯鑫有一定互補性,也會在文中以列點方式呈現,讓你更可掌握伯鑫「心有所屬」潛在對象。據查,手工具同業公司約 415 家,符合伯鑫併購條件與互補性的公司不下三、四十家,相信未來伯鑫要整合規模較小的同業,是有很多機會的。
- ☆本篇為聚焦文章《1Q23又見美手工具廠退出製造,伯鑫美國市占續升 2023 Oct》補充文章。若您曾購買了上述『聚焦文章』,請您回到該聚焦文章末尾【優惠價格連結】、以更實惠的加價購買此『補充文章』。
- ☆再次提醒您,「若您在此以『原價』購買此篇,視同放棄自『聚焦文章』加價購優惠價權益」;您加入本站會員時,會員條款已告知本網站是短時間內可閱讀完成之數位內容服務,已聲明無退費機制。您一旦完成註冊成為會員程序,代表您已知悉所有付費文章,購買後皆無退費條款,本網站無法赴第三方交易平台為您作任何退費與協助重購,特此聲明。
扳手隱形冠軍伯鑫1H23 EPS逾4元,上櫃為了併購 2023 Oct(增) 又見美手工具廠退出製造,伯鑫美國市占續升 2023 O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