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n1興櫃訂閱 5/1 歐都納、創控、關稅談判、頌勝、神數、立盈等 9 篇↩️

1on1上市櫃訂閱 4/24 昶瑞、昕奇、生合、大立光、中興電與關稅三部曲等 11 篇↩️

1on1生技訂閱 4/9:台耀化學、視航生醫、禾榮科、威力德 等 4 篇↩️

5/1:歐都納↩️  4/26:創控科技↩️ 4/24:昶瑞機電↩️ 4/20:昕奇雲端↩️ 4/16:生合↩️ 4/14:大立光 ↩️ 4/13 中興電↩️ 4/11-2Q25台股+中國找盟友↩️ 4/9 台耀化學↩️  4/8:崧騰↩️  4/5:關稅反擊or談判↩️  4/3:關稅與台股↩️  3/30:頌勝↩️  3/27:神數↩️

不定期隱藏潛力公司,選訂閱季刊、不用等通知!(興櫃訂閱排除生技)。  財報更新(訂閱同步):印能、稜研、精誠金融、竑騰、宇辰系統。 【Teaser】更新:4/11 2Q25 台股文章,增加摩根大通報告近 3 百字觀點4/3 對等關稅納 2 國新資料、增 24 年廿大貿易資料

再生醫療雙法,對和迅的挹注在哪? 2024 Jul

By Harris, 29 七月, 2024

  和迅生命科技(代碼 6986)是 2019 年成立,以細胞治療新藥開發,主攻心血管疾病。和迅經營層有財務管理經驗,認為只固守在研發新藥領域,是浪費了生產實力與團隊技術能力,所以在 2022 年下半年同步介入了 CDMO 顧問與委託製造,陪伴客戶從概念性驗證、臨床試驗到取證與最後的產品上市。在新藥、 CDMO 雙軌制奏效下,2022 年已接近損平,2023 年稅後淨利為 3,300 多萬元

2Q24 外泌體製造技術專屬授權客戶,以利客戶赴美申請 510(k)

  和迅在今年六月公布了對單一客戶集研生醫外泌體專屬技術作授權。而實質上,另有作外泌體上游原料之銷售。和迅認為,目前新藥開發公司、細胞治療業者想要迅速推出再生醫療制劑,仍有一定難度。而由細胞所分泌出的外泌體,是一個不錯的發展方向。

  和迅認為,完善的設備建置是基本的要件之外,但是人材與團隊操作 CDMO ,替客戶作好委託製造顧問等服務,才是一個更高的門檻。和迅在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領域中,軟體(委託製造能力外泌體開發技術),與硬體(如廠區內的自動化融合生產設備,外泌體與培養活體細胞的反應器等)都是少數領先的公司

  本篇聚焦文章〔問與答〕有 9 題。分為財務相關、市場與法規(含競爭同業看法)、各段落約 4、5 題不等。

全文文章內容 = 聚焦文章內容 + 增補文章內容。已購買標題結尾有(全)字之全文文章,無需再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標題結尾有(增)字),因為內容都一致。全文章、聚焦文章有含【觀點】;另,僅全文章、增補文章有財務報表。新加入會員,應先詳讀◎〔購物.更新 〕分頁◎說明內容型態網站不可退費,已購買全文章、自行重覆購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無任何退費機制

(一)和迅高層從營造業,跨入生技產業之背景與和迅現在的 highlight:

  • 1-1. 台灣細胞治療之發展,從 2000 年左右的尖端醫(4186)、訊聯(1784)的臍帶血儲存開始。持續發展到了 2018 年的台灣特管辦法草案的推行、允許自體細胞的使用,帶動更多臨床應用。
  • 1-2.【Remind】:和迅現任總經理黃濟鴻,即是和迅當初與尖端醫合作開發產品後,從尖端醫聘任過來。經歷在 ① 細胞保存庫,② 細胞臨床試驗,③ 特管法。
  • 1-3. 2024 年通過的細胞再生雙法,已讓細胞成為一種治療藥物,也帶動了「外泌體」的使用。和迅也於 2024 年六月做了外泌體的授權。
  • 1-4. 和迅備有異體幹細胞來源,作臨床試驗之中。並通過了特管法。
  • 1-5. 董事長家族以桃園建設起家。因家中長輩患血癌,需化療與自體骨髓移植。2015 年赴美完成異體間質幹細胞治療。主因美國在生技法規較為先進,已允許異體治療,及使用臨床試驗中新藥(當時台灣還沒有法規可依循)。
  • 1-6. 公司創辦人在美國接受異體細胞移植後,貧血與毛囊掉髮、免疫力低下情況獲得改善,並意外發現對「心血管疾病」等家族遺傳病有治療效果,
  • 1-7. 和迅研發中的細胞藥物,可以做細胞調節,抑制組織纖維化與組織鈣化。在多數人身上的心血管改善有助益。→遂返台在台灣創辦和迅公司。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