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盈環保科技(代號 7820)為循環再利用業者,把半導體製程會產生的無機污染物「氫氟酸污泥」作技術處理,最終轉化為煉鋼助熔劑的「人造螢石」。收入來源可簡化為 2 方面,一是向晶圓代工廠收取污泥處理服務費,另一方面銷售人造螢石予鋼鐵廠。前者(廢棄物處理服務)大約占 2024 年營收的 80 %,後者(人造螢石銷售)占同年營收比重約 20%。
電子級再生產品的價值更高;立盈下一步擬推動進「循環經濟 2.0/3.0」的閉鎖循環經濟效益:
立盈透過收取的廢棄物的循環再生技術後取得的氫氟酸,可製造出人工螢石。與自然界的螢石礦產的功能相同,主要做為煉鋼客戶作為產鋼的助熔劑與造渣劑。目前立盈環保的鋼鐵客戶不只在台灣的鋼廠,還包含海外的東南亞,與甫進入的亞洲地區。
立盈環保董事長暨總經理陳俊琦表示,不滿足於公司現今在半導體製程的廢污泥處理及人造螢石的「循環經濟 1.0」的現有成績,未來還有「循環經濟 2.0/3.0」的發展的中期規劃,要做到客戶想要的閉鎖循環經濟產業、如「電子級氫氟酸」等更高經濟價值的回收再生服務。
立盈循環經濟2.0/3.0,跟1.0僅人造螢石的差異?
本篇聚焦文章〔立盈 問與答〕已逼近 2 字頭,是立盈環保科技討論最主要精華文章,分為營運、市場與競爭、展望與規劃、產品等 4 面向。以營運、市場與競爭的討論都超過高個位數,比例依序為 42%、32% 最高。【觀點】方面有 16 大點,討論客戶與策略投資人關係及展望相關。
※ 全文文章內容 = 聚焦文章內容 + 增補文章內容。已購買標題結尾有(全)字之全文文章,無需再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標題結尾有(增)字),因為內容都一致。全文章、聚焦文章有含【觀點】;另,僅全文章、增補文章有財務報表。新加入會員,應先詳讀◎〔購物.更新 〕分頁◎說明;內容型態網站不可退費,已購買全文章、自行重覆購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無任何退費機制。
(一)立盈環保 2 大產品及 3 個運作廠區,重要沿革:
- 1-1. 原股本 2.92 億元,現金增資發行新股 2,000 張,登錄興櫃前股本來到 3.12 億元。目前員工 52 位左右。
- 1-2. 業務是循環經濟,所以營運模式、會計上與一般製造業不同。立盈環保(以下簡稱立盈)的銷售產品有收入,而進貨亦是收入(非一般會計原則上常見「成本」)。
- 銷售是「人造螢石」,所以有銷售收入。→ 約占目前營收 2 成。
- 材料進貨是「氫氟酸污泥」,是替半導體客戶處理無機廢物、收取服務費,所以進貨材料也是「收入」。→ 約占目前營收 8 成。
- 1-3. 產品:① 廢氫氟酸 (HF,Hydrogen Fluoride,蝕刻玻璃之用)及氟化鈣污泥回收再利用「技術服務」;② 資源再生的「人造螢石」。
- 1-4. 運作廠區有 3 座:平鎮廠、中科廠、南科廠。
- 1-5. 平鎮廠是公司最早工廠(2013 年開始營運,並有後勤與研發單位);中科廠是在客戶廠區內作技術服務;南科廠在另一家客戶廠區內作技術服務。
- 1-6. 重要沿革:
- 2011-2015 年為初步草創期:初期月產能約 200 噸,主要是為面板、太陽能產業服務(廢氫氟酸及氟化鈣污泥回收)。
- 2016-2020 年為平穩期:接觸到半導體產業客戶,月產處理量已約 700 噸,仍不敷市場需求,逐步擴大至 1,200 噸。
- 2021-2024 年為成長期:疫情期間半導體客戶有擴產計畫;需立盈配合擴充產能,但依法規規定,主管機關需核准才能擴產 → 遂改為立盈進駐中科廠來作廢棄物處理。
- 2024 年中科廠零廢中心新廠產能 1,500 噸於 2H24 試運轉,預計 2025 年正式商轉。
- 2023 年台灣首家晶圓代工廠籌設位於南科創生中心,由立盈進駐提供回收服務;預計 2025 年底南科廠可完成試產,2026 年為立盈帶來業績。
- 1-7. 2025 年之後,公司評估會進入擴張期。【View】:評估是否會擴張?產能異動與資本額變動等,都是參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