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n1興櫃訂閱 5/1 歐都納、創控、關稅談判、頌勝、神數、立盈等 9 篇↩️

1on1上市櫃訂閱 4/24 昶瑞、昕奇、生合、大立光、中興電與關稅三部曲等 11 篇↩️

1on1生技訂閱 4/9:台耀化學、視航生醫、禾榮科、威力德 等 4 篇↩️

5/1:歐都納↩️  4/26:創控科技↩️ 4/24:昶瑞機電↩️ 4/20:昕奇雲端↩️ 4/16:生合↩️ 4/14:大立光 ↩️ 4/13 中興電↩️ 4/11-2Q25台股+中國找盟友↩️ 4/9 台耀化學↩️  4/8:崧騰↩️  4/5:關稅反擊or談判↩️  4/3:關稅與台股↩️  3/30:頌勝↩️  3/27:神數↩️

不定期隱藏潛力公司,選訂閱季刊、不用等通知!(興櫃訂閱排除生技)。  財報更新(訂閱同步):印能、稜研、精誠金融、竑騰、宇辰系統。 【Teaser】更新:4/11 2Q25 台股文章,增加摩根大通報告近 3 百字觀點4/3 對等關稅納 2 國新資料、增 24 年廿大貿易資料

錼創 2024 擴產 1 倍且衝刺技轉業務,讓營收極大化 2023 Nov

By Harris, 19 十一月, 2023

錼創對手是競品 OLED ,衝刺營收、推進 MicroLED 產業環境成熟,才是公司首要任務:

  錼創科技(代碼 6854)執行長李允立表示,2023 年全年每股損益應該處於虧損,但虧損幅度已收歛。投資人最在意虧損幅度上,已公告 2022 年年報,EPS 為 -5.47 元,這其中包含了匯兌收益,在扣除此業外收益後,本業的每股營業淨利為 -7.19 元。公司認為,每年虧損幅度應該以減少一半幅度之進展在收歛中。

  對於投資人一直掛念公司何時由虧轉盈?李允立則以愛迪生發明燈泡後也想辦法設立發電廠來支持的歷史為例,他說,錼創現今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是 OLED (有機發光技術面板),所以,現階段不會把帳面獲利作為公司首要任務;推進產業生態的成熟,且把公司營收極大化,才是最重要的事。(似在暗示,2024 年不會損益兩平,我們亦認同公司看法;1-3Q23 公告每股營業利益 -4.06 元,外界估 算 2023 全年本業每股虧損約 5 元,2024 年減半、也有每股虧損逾 2 元的“機會”。)

  在簡報第 11 頁列舉了產品壽命、耐用度與顯示解析度等技術評比上, MicroLED 優於 OLED,不過,這不代表錼創就輕視傳統顯示技術 OLED 。他指出 OLED 仍然在做提升,例如其近年提高了壽命瓶頸。因此,李允立說,若是未來一、兩年不即早推動客戶快速介入 MicroLED 量產與應用領域的廣泛使用,他擔心 MicroLED 產值會先潛沉一陣子、並等待下一波產業再雄起,這對錼創是一個很大的壓力。

  因此,李允立說,接下來 2024、2025 這兩年最關鍵的成長期。「衝過這兩年,錼創營運會衝上去;若衝不過這兩年,我們可能要等很久一段時間,才會再衝上去。」因此,衝刺營收將是最關鍵的一件事,要積極投入研發工作,才能保持領先,並讓錼創擔任產業推手的角色。

錼創在巨量轉移與巨量檢測技術上領先同業,要做 MicroLED 成長的推手:

  本(11)月李允立前往日本福岡跟相關產業界人士交換意見時指出,錼創目前為全球在 R/G/B LED 6 吋晶圓良率與波長亮度均一性最佳的公司,在巨量轉移與巨量檢測技術也領先業界。他強調,公司自行開發的全自動設備,可檢測出不良的 LED 晶片、這樣的巨量檢測是必要門檻。他進一步說明,下游面板廠願意採用錼創整條產線的技術轉移,而沒有引進競爭同業技術,顯示其他同行還無法達成巨量轉移與巨量檢測的基本要求。

  錼創近年於機台上營業機密與 know how 都保護得不錯,總專利申請達到 730 件,涵蓋整個 MicroLED 產業鏈(◎經濟部技術連結◎)。該產業技術專利申請第一名為三星電子,錼創則為第六名,不過,李允立強調,下游面板廠三星電子申請專利時間多在後期,而公司專利多數在基礎專利、也處於前期專利。

  錼創在晶片序列暫存基板 COC(Chip on Carrier)的銷售水準約略估算,以及 Turnkey 技術轉移業績貢獻時間點,以及未來公司在產品組合的變化,以及未來與面板廠的 Turnkey 策略上想法,看法留在【觀點】中提與本篇的 10 題 Q&A 中列出。

      ※ 整場法說會聽下來,李允立博士 “沒有” 提過一句:2024 年可轉盈,也 “沒有” 提過一句: 2024 損益兩平。加重語氣是在:「營收極大化!」「主要競爭對手是 OLED!」。當然,是否損平跟股價漲跌不一定呈正相關,惟攸關投資與荷包,「時間點」應該釐清,更能協助您的判斷。

 

錼創 2024 擴產 1 倍且衝刺技轉業務,讓營收極大化 2023 N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