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n1興櫃訂閱 5/1 歐都納、創控、關稅談判、頌勝、神數、立盈等 9 篇↩️

1on1上市櫃訂閱 4/24 昶瑞、昕奇、生合、大立光、中興電與關稅三部曲等 11 篇↩️

1on1生技訂閱 4/9:台耀化學、視航生醫、禾榮科、威力德 等 4 篇↩️

5/1:歐都納↩️  4/26:創控科技↩️ 4/24:昶瑞機電↩️ 4/20:昕奇雲端↩️ 4/16:生合↩️ 4/14:大立光 ↩️ 4/13 中興電↩️ 4/11-2Q25台股+中國找盟友↩️ 4/9 台耀化學↩️  4/8:崧騰↩️  4/5:關稅反擊or談判↩️  4/3:關稅與台股↩️  3/30:頌勝↩️  3/27:神數↩️

不定期隱藏潛力公司,選訂閱季刊、不用等通知!(興櫃訂閱排除生技)。  財報更新(訂閱同步):印能、稜研、精誠金融、竑騰、宇辰系統。 【Teaser】更新:4/11 2Q25 台股文章,增加摩根大通報告近 3 百字觀點4/3 對等關稅納 2 國新資料、增 24 年廿大貿易資料

LED

By Harris, 15 九月, 2024
  星亞視覺(7753)母公司台亞半導體董事長李國光表示,星亞重點是「3 個核心技術,1 個關鍵」;『 3 個核心技術』為 ① AI 智慧色彩照明技術,② 高速光纖資訊傳輸系統,③ 弧面節能顯示能力,『 1個關鍵』為日亞化(Nichia)的關鍵的 LED 元件。
主題分類
售價:70元
By Harris, 15 九月, 2024
  星亞視覺(7753)原隸屬台亞半導體旗下的系統事業處,後來分割成立星亞視覺公司;在事業處期間已累積三十多年製造經驗,星亞價值除了擁有系統軟體整合,還擁有日亞化學在技術上授權與設備協助,提供了優於同業的終端產品。
主題分類
售價:120元
By Harris, 14 九月, 2024
  星亞視覺(7753)主要業務為「數位顯示系統」及「視覺燈光系統」,產品應用在 ⑴ 大型戶外廣告看板,⑵ 建築大樓,以及 ⑶ 場館大型圍幕系統,⑷ 交通資訊系統。星亞有穩定的海外業務面開發合作夥伴。元件採購上,亦跟 LED 領導大廠日亞化學(Nichia)合作。
主題分類
售價:180元
By Harris, 30 八月, 2024
  興櫃 4Q24 訂閱文章(時間約第 3 季下旬),第一篇興櫃公司,是股價從 2023 年異軍突起的漢田生技(1294),其 2023 年營收成長 1 倍,2024 年營收再創高峰。先預告下一篇將為隱藏公司文章……本篇興櫃季刊訂閱是 2024 第三季下旬(亦可能跨季度到第四季) 等 6 篇;因個別興櫃公司 “資訊量” 高於上市櫃公司,所以精挑 6 家(篇幅為 6 家)。
售價:1090元
By Harris, 25 十一月, 2023
  中興電工(代碼 1513)擬以自動化製程讓製造部門提高作業效率,除減少人力,也讓居高不下的產能利用率降低下來,配合 2024 年擴充生產線,增加營收成長力道。中興電提高製造部門效率的同時,美國半導體設備廠美商應材(代碼: AMAT)準備在台灣再投資,據透露,美商應材要自家的台灣工廠擴增 OLED 面板設備用的 CVD 真空腔體製造能量,為此,中興電正著手召募員工以因應接單。這個訊息可以跟我們 2022 年千附精密(6829)、錼創科技(6854)的文章作產業分析之對照。
售價:55元
By Harris, 19 十一月, 2023
  錼創科技(代碼 6854)執行長李允立表示,主要對手是 OLED (有機發光技術面板),現階段不會把帳面獲利作為公司首要任務;推進產業生態的成熟,且把公司營收極大化,才是最重要的事。故帳面獲利不是首要任務;推進產業生態的成熟,且把公司營收極大化,才是最重要的事。接下來 2024、2025 這兩年最關鍵的成長期。「衝過這兩年,錼創營運會衝上去;若衝不過這兩年,我們可能要等很久一段時間。」
售價:120元
By Harris, 16 十一月, 2023
  天虹科技(代碼 6937)2021~2023 年上半年業績來源是台灣、中國兩地的半導體客戶;中國區客戶從 2022 年貢獻營收比重約 3 成,升高至 1H23 的 4 成,新加坡則維持不變,營收比重約 1 成。內文獨立出第(六)大段,對天虹現在至未來銷售市場(地理區域)做解讀與製作表格。內文亦就 QD 量子點發展與材料市場應用,作 4 點列點說明;這些說明未見於法人說明會/業績發表會上;或許數年後天虹的設備可以開拓此一微型顯示器市場應用。
售價:65元
By Harris, 9 十一月, 2023
  華凌光電(代碼 6916)銷售藉由經銷商、通路商為大宗,下游應用領域在工控(占比約 5 成)與家電(占比 15%),包含交通、醫療、娛樂等應用領域十分廣泛;了解整體經濟,就能探知華凌營收走向。歐洲與工控占營收比重 47~50%,公司於 2023 年決定籌設德國子公司,未來否有加重某此產品線推出與服務業務變動,值得後續追蹤。歐洲、美洲 2024 年業績皆有機會走出 2023 的谷底,因基期低,券商看好 2024 年營收年增 3 成以上。
售價:110元
By Harris, 22 九月, 2023
  坦德科技(代碼 6867 )前身是成立於 1983 年的政翔精密(後更名為元創精密)。政翔早年在中國蘇州有工廠,主力產品為筆電/相機等顯示器用導光板;隨近十年「紅色供應鏈崛起」與手機侵蝕相機產業變革,政翔 2014 、2015 年滑落至谷底,才有總經理李昭霈決心收掉蘇州廠、在 2016 年返台轉型至汽車產業供應鏈,成立坦德科技。目前 2 家大股東,一個是李昭霈為從消費性電子產業轉型,而引進汽車相關產業的鈑金件廠廠喬豐實業投資。另一家則是策略股東鴻海(代碼 2317)與中信金控(代碼 2891)一起成立的私募基金「和順興智能移動」。
售價: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