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4 月 2 日公布的各國關稅國家列表,華爾街等國際投資證券研究體系看了公布資料,驚訝其關稅稅率之高、高於投資單位早先預期,其中,越南股市在宣布後 3 日下午收盤重挫 6.7%。貿易逆差排名第一位的中國(China)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為 34%,對美國逆差第三位的越南則為 46%。2023 年美國貿易逆差排序,請見我們下方的前 23 國表格。
此次稅率,越南檯面上是高於中國。但中國 2025 年三月底前已有 20% 關稅傍身,此次再加上 34%的「對等關稅」,中國對美國出口關稅平均應該在四月份上旬開始執行後會大於 5 成。2024 年出口總額超過上海的的中國深圳股市下挫 1.4%,上海 A 股跌幅不大,貿易為主的香港恒生指數也跌約 1.5%、1.6%。
本段簡要歸納今年迄 4 月 2 日重點:在 4/2 之前,美國政府已對鋼鋁徵收 25% 關稅,4/3 日起還將對輸美汽車徵收 25% 關稅。之前已對中國商品加徵 20% 關稅,並揚言對加拿大、墨西哥課徵關稅。川普還宣布對個別國家徵收 17% 至 49%不等的「對等關稅」,以及整體一致性 10% 的進口貨品關稅,而部份鋼鐵鋁產品、藥物與半導體等項目可豁免。其中,台灣半導體、藥品初估占台灣出口的 4 成。此次「對等關稅」目標,是減少貿易逆差,促進製造業回流美國、強化美國的供應鏈韌性、並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減少美國赤字)。
關稅是制衡貿易逆差的一項工具,目的在美國製造復興,並減少赤字
國內法人與研究單位多認為,對美國貿易逆差金額最大的中國、墨西哥、加拿大將受影響最大。對於靠大量人工製造的越南方面,對台灣產業鏈影響不小,因為很多台灣電腦與電腦相關零組件於 2018 年之後移往越南設廠。
同為美加墨自由貿易區的墨西哥(對美國貿易順差達第二位,僅次於中國),加拿大(對美貿易順差第七位)在之前美國與墨西哥、加拿大已被徵收關稅且有多次往返談判,並不在 4/2 名單裡。外界關心的台灣(Taiwan)、2023 年對美貿易順差高居第九位(同樣見下表),在等對關稅也有 32%。
美國對各國豁免關稅項目中,像金條、美國本土不生產的能源、稀有礦物不課關稅。跟台灣產業有較關係的為藥品、半導體產品。
★美國統計 2023 年對美貿易逆差統計表(依國家貿易逆差金額排行、前 23 國;單位:十億美元。柬埔寨與斯洛伐克,自美國進口採百萬美元,亦依逆差金額排入)
國家 | 美國出口 | 美國進口 | 貿易逆差金額 | 逆差/美國出口 |
Total | 2,018.1 | 3,080.2 | -1,062.1 | |
中國 | 147.8 | 426.9 | -279.1 | -1.89 |
墨西哥 | 322.7 | 475.2 | -152.5 | -0.473 |
越南 | 9.8 | 114.4 | -104.6 | -10.7 |
德國 | 76.7 | 159.3 | -82.6 | -1.08 |
日本 | 75.7 | 147.2 | -71.5 | -0.944 |
愛爾蘭 | 16.8 | 82.3 | -65.5 | -3.90 |
加拿大 | 354.4 | 418.6 | -64.2 | -0.181 |
南韓 | 65.1 | 116.2 | -51.1 | -0.785 |
台灣 | 40.0 | 87.8 | -47.8 | -1.195 |
義大利 | 28.9 | 72.9 | -44.0 | -1.52 |
印度 | 40.4 | 83.7 | -43.3 | -1.07 |
泰國 | 15.6 | 56.3 | -40.7 | -2.61 |
馬來西亞 | 19.4 | 46.2 | -26.8 | -1.38 |
瑞士 | 27.8 | 52.3 | -24.5 | -0.881 |
印尼 | 9.8 | 26.8 | -17.0 | -1.73 |
法國 | 43.9 | 57.6 | -13.7 | -0.312 |
奧地利 | 5.5 | 19.1 | -13.6 | -2.47 |
寨埔寨 | 11.6 | 305.4M | -11.3 | -0.974 |
瑞典 | 8.6 | 18.4 | -9.8 | -1.14 |
斯洛伐克 | 8.3 | 426.8M | -7.9 | -0.952 |
匈牙利 | 3.1 | 10.9 | -7.8 | -2.52 |
南非 | 7.1 | 14.0 | -6.9 | -0.972 |
以色列 | 14.0 | 20.8 | -6.8 | -0.486 |
※ 投資人同時可參酌台灣◎行政院 2024 年二月統計 2023 年「美國 2023 年 1-12 月最新經貿情勢簡摘」◎,其第 17 頁的「 2023 年美國貿易前十五大貿易金額順(逆)差對手統計表-有年增率統計,可看增幅與減幅趨勢」排序相當,行政院統計中,台灣同樣列在 2023 年排序第九大。
統計迄 2024 年底美國人口總數約 3.3、3.4 億人,就以亞洲製造業實力算強的台灣、南韓等國家的人口數而言,當然不可能跟美國達成貿易平衡。同樣不可能的,還有平均每人消費能力更低的墨西哥;與同在北美區域◎人口約 4 千萬人的加拿大◎。所以,可以思考一下,為何川普政府硬要把消費體量與美國相差甚大國家“也都”列進來。這背後動機在內文就會提到。
從本身的產業屬性結構,以及透過第三地國家轉出口到美國等因素,外界普遍預期,中國是此次對等關稅受影響的主要國家。據 3 日報導,中國商務部官方回覆:「堅決反對、堅決反制」;而中國外交部則表示,「美方需要做的是糾正錯誤做法,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通過磋商解決經貿分歧。」
根據美國商務部最統計數據,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在 2024 年達 2,954 億美元◎,中國居各國之冠。理論上,中國對美國順差金額如此之高,自然其反制措施就不多。
以下把內文章節標題全部列出來,供做閱讀內文之指引:
(一)2024/25 年度會費不繳、美國形同退群 WTO?關稅令中國製造地位可能不保
(二)對等關稅讓全球經濟減速,間接影響台灣全球貿易出口;豁免關稅包含藥品、半導體、關鍵礦物
(三)美國製造業復興等國策,是民主共和兩黨共識,無關川普任期
(四)中國借道墨西哥、越南、加拿大、東南亞與南美等國出口美國,美國要防堵漏洞
(五)在經濟、國家安全事務上與美國充份保持一致,可通過與美談判,◎關稅稅率◎ 仍有調降可能
2024 年對美國貿易逆差國的統計補充如下: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24 年美國前二十大貿易逆差國與地區:(1)中國(2954億美元),(2)歐盟(2356億美元),(3)墨西哥(1718億美元),(4)越南(1235億美元),(5)愛爾蘭(867億美元),(6)德國(848億美元),(7)台灣(739億美元),(8)日本(685億美元),(9)韓國(660億美元),(10)加拿大(633億美元),(11)印度(457億美元),(12)泰國(456億美元),(13)義大利(440億美元),(14)瑞士(385億美元),(15)馬來西亞(248億美元),(16)印尼(179億美元),(17)法國(164億美元),(18)奧地利(131億美元),(19)柬埔寨(123億美元),(20)瑞典(98億美元)。
對比 2023 年,2024 年台灣出口美國的貿易順差又向前推進了 2 個名次。主要是半導體晶片與伺服器等高科技產品出口增加。
另,毫無意外,中國與歐盟仍是輸出美國貿易順差第一、二名。北美的墨西哥的人工與建廠成本便宜、公路發達且運輸前往美國路途又最近,加上是美加墨自由貿易區的一員,是許多跨國公司設工廠輸出美國的最佳選擇。在國別中是連續保持第二名;納入歐盟地區做排名後墨西哥則是第三名。就地緣政治來說,歐洲加上德國,不僅在軍事防衛上依靠美國(德國因二戰戰敗而一度減少關注軍事的歷史因素),從數字來說,歐盟在經濟上也跟美國關係密切。
(一)2024/25 年度會費不繳、美國形同退群 WTO?關稅令中國製造地位可能不保:
美國共和黨對貿易平衡事情非常看重,堅持重塑全球貿易格局。這歷史從雷根、老布希政府開始的美中貿易談判,至 2000 年後克林頓政府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2001 年讓 WTO 組織接納中國有關;礙於篇輻,歷史資訊與影響性就不詳談。
2018 年時川普就揚言退出 WTO 世貿組織(◎2018 年華盛頓外電報導連結◎),當時各國政要說他是個紐約地產大亨的政治素人、譏諷他不懂全球經濟格局。不過,嘲笑過川普的各國政要,現今猜都笑不出來。
今年新任政府以「削減聯邦政府開支」為理由宣布停繳 2024 、2025 年兩年 WTO 會費。如果美國仍持續不繳會員,就等於美國「壓根沒想透過世貿組織來對話,繳會費毫無意義。」凸顯今年四月初公布「對等關稅」措施持續執行下去可能性高。
其中,對加拿大等北美自由貿易區夥伴有商討空間。會提到北美兩個鄰邦影響性有商討空間。是包含 4 位共和黨參議員與民主黨議員攜手,在 4 月 2 日以 51 票贊成、48 票反對,以多數的 51 票想阻止川普對加拿大課以 25% 進口關稅。(最終決定是國會議長強生 Mike Johnson,及美國總統是否簽署)。另外,墨西哥有 80% 出口都靠美國,墨西哥沒有本錢跟美國討價還價,猜測其後續只能配合。(附圖來源:來自美國白宮與 India Today)
(二)對等關稅讓全球經濟減速,間接影響台灣全球貿易出口;豁免關稅包含藥品、半導體、關鍵礦物:
從確定川普當選第 47 屆美國總統後的五個月內,多次於法說會與座談會場合詢問台灣科技廠主管對美國的對等關稅看法。有部份製造廠主管透露,美國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