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n1興櫃訂閱:9/15 合水先進、邁萪繼電器、二級經濟制裁等 7 篇↩️

1on1上市櫃訂閱:已上架將累積 8 篇↩️

1on1生技訂閱:8/21 禾榮科、BNCT透視、AI 與生技,隱眼與利潤等 7 篇↩️

 9/15:合水先進↩️ 9/8:(向前破風)美元→聯準會、穩定幣↩️ 9/1:上品↩️ 8/28:氟塗層↩️ 8/27:繼電器↩️ 8/26:達明(競拍中) ↩️ 8/26:邁萪(已送件)↩️ 8/22:崧騰↩️ 8/21:禾榮科(將掛牌)↩️ 8/13:協作機器人↩️ 8/6:BNCT 硼中子捕獲↩️ 8/3:(向前破風)二級經濟制裁↩️ 7/30:竑騰↩️ 

不定期隱藏潛力公司,訂閱季刊不用等通知!近 3 個月內購買 4+ 篇全篇,請查看留存郵件,不定期隱藏通知。 財報更新:邁科、兆聯、創泓、新特、松川、昶瑞機電、中華資安。【Key Points】更新:7/30 竑騰。

總體經濟

By admin, 7 九月, 2025
  Rogoff 本書中心思想:第一,美元稱霸,更因為提供了「最安全、可充當結算抵押的美元資產市場」;第二,若對通膨掉以輕心、或侵蝕聯準會 Fed 獨立性,會稀釋美元全球信用。
售價:38元
By admin, 3 八月, 2025
掐住瓶頸到岔路——《Chokepoints》與全球經濟戰爭的透視。不含前文逾 2 千餘字,內文約 3,000 字(含三分析表格+一則衝突人物分析)/作者:admin讀後心得,有 5 節段落。
售價:38元
By admin, 13 四月, 2025
  四月 9 日後戲劇性只剩美中 2 國關稅戰博弈。帶出了美國債券市場殖利率上升情緒波動、FED 聯準會接下來下「指導棋」預期。另外,長期以來『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是否將來成為世界貨幣?』是個金融界話題。
售價:48元
By admin, 5 四月, 2025
  美國財政部釋出各國稅率數字是「天花板」且歡迎對各國來『談判』,顯而易見中國已大動作報復了。因此,外界也預期未來美國不排除還有第二步針對中國的舉措。這也是投資人普遍會關注的。
主題分類
售價:38元
By Harris, 3 四月, 2025
  美國宣布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不可能與台灣這樣人口少的國家達成貿易平衡。可思考為何川普背動機;本文側重在對台股 2025 年中期影響分析,及美國長期目標。
售價:38元
By Harris, 31 一月, 2025
  1Q25 整合上市櫃公司 7、8 篇文章訂閱方案;每一篇各一家公司,各篇皆全文,不分聚焦與增補文章。第一家為將在 2 月轉上櫃的印能科技(7734)。
售價:1020元
By Harris, 10 一月, 2024
  台康生(代碼 1783)3Q23 自有品牌銷售維持毛利率平穩,抵銷了集中採購與玻尿酸同業的價格競爭。公司坦言,眼科產品受到集中採購影響、同業間報價競爭性升高,對 2024 年毛利率走向會以維持 68% 為努力目標,毛利率再往上提升機率應不高。法說會上評估,2024 農曆年後中國市場還有不確定性;現在就要預期中國消費景氣何時恢復是有困難的。今年積極增加對歐美行銷,投入新興東南亞以及獲准進入的南美洲巴西市場。而在疫情過後消費亦穩定的東北亞市場,也多所助益。
主題分類
售價:100元
By Harris, 24 十二月, 2023
  微程式(代碼 7721)藉 RFID 資料收集來幫助合作方落實服務,故回收期會拉長。台積電(2330) 欲收集製程監控數據來提高良率與 debug(排除錯誤),促使家登(3680)等設備商合組德鑫半導體產業聯盟找上微程式來參一咖,幫助晶圓廠提高先進製程競爭力。⑴ 近年投資人最感興趣的「半導體產業」、該怎麼觀察?⑵ 微程式不是第一家想做智慧製造領域的系統整合型公司,為何能在半導體設備領域彎道超車?⑶ 應用於半導體設備角色著重在大數據資料。⑷ 從『趨勢財』,掌握到『機會財』,跟晶圓製造全球化關聯點?獨立在第(六)段:微程式從趨勢財,掌握到機會財!從晶圓製造全球化趨勢看起。
售價:115元
By Harris, 16 十二月, 2023
  生合(代碼 1295)2022 年在台灣乳酸菌市占率約 6.9%,是國內益生菌與乳酸菌代工首選,至於在國際市場占有率還很低。總經理楊川賢說,未來幾年較明確動力來自東南亞;他亦透露仍期望 2024 年中國市場會有反彈。【觀點】中會提及我們對中國成長性看法;【附錄】則列 2021、2022 各市場營收比重及 2023 年公司預估表。內文第(三)段不按照簡報,重新拆解成為容易理解的《商業模式》、《生產製程》、《代工包裝技術》、《差異化原料品牌》、《研發成本》等 5 個子題來了解生合公司是如何達成 50% 毛利率成績?
主題分類
售價:100元
By admin, 2 十月, 2022
  八十多年來美國通貨膨脹影響最深的一次就是 1979 年的第二次能源危機,美國民眾歷經數年物價飛漲痛苦、年通膨率高達 13%、15% ,聯準會前主席保羅.伏爾克(Paul Volcker)的公僕精神與洞悉金融業經驗,不僅於繼任雷根政府時期成功壓抑了通膨,並贏得民眾對聯準會信任,與全球經濟學家讚譽;2019 年高齡 92 歲的伏爾克辭世,仍被現任聯準會主席鮑爾視為打擊通膨的導師,也是 2022 年鮑爾「由鴿轉鷹」啟發;Fed前主席伏爾克,教導鮑爾如何堅定不移抗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