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n1興櫃訂閱 5/1 歐都納、創控、關稅談判、頌勝、神數、立盈等 9 篇↩️

1on1上市櫃訂閱 4/24 昶瑞、昕奇、生合、大立光、中興電與關稅三部曲等 11 篇↩️

1on1生技訂閱 4/9:台耀化學、視航生醫、禾榮科、威力德 等 4 篇↩️

5/1:歐都納↩️  4/26:創控科技↩️ 4/24:昶瑞機電↩️ 4/20:昕奇雲端↩️ 4/16:生合↩️ 4/14:大立光 ↩️ 4/13 中興電↩️ 4/11-2Q25台股+中國找盟友↩️ 4/9 台耀化學↩️  4/8:崧騰↩️  4/5:關稅反擊or談判↩️  4/3:關稅與台股↩️  3/30:頌勝↩️  3/27:神數↩️

不定期隱藏潛力公司,選訂閱季刊、不用等通知!(興櫃訂閱排除生技)。  財報更新(訂閱同步):印能、稜研、精誠金融、竑騰、宇辰系統。 【Teaser】更新:4/11 2Q25 台股文章,增加摩根大通報告近 3 百字觀點4/3 對等關稅納 2 國新資料、增 24 年廿大貿易資料

昶瑞無人機有接單進度,吊扇新產能 26 年初發酵 Apr 2025(全)

By Harris, 24 四月, 2025

  昶瑞機電(代號 7642)於 2011 年在台中成立,主要產品是 DC 直流馬達吊扇,主攻美國、澳洲與歐洲市場。其核心能力在 DC 馬達控制系統整合成動力模組;正因為擁有該技術,讓昶瑞從居家吊扇應用市場,再跨入以模組馬達為重心的無人機領域。預計 2025 年下半年,在無人機動力模組接單就會帶來初步業績,2026 年出貨套數會再明顯成長。

  昶瑞總經理楊偉成工作之初就鑽研機電控制,將 DC 馬達作到高精細控制(例如轉速),藉由 DC 馬達控制器,讓昶瑞能獲得不少吊扇客戶的信賴。

以 DC 吊扇為本,積極投入UAV、UAM 無人機產業

  昶瑞新廠預計在 2025 年底取得使用執照。法人預期,在 2026 年新廠正式投產後,將可帶動產能再增加 5 成,主要用在主力產品 DC 吊扇上,例如旋徑 3 米的中大型吊扇,以及高檔建築所需產品。

  另外,部份新廠空間,將用於新投入無人機動力模組。公司強調,會結合協力供應鏈來投入載重功能的無人機市場,積極參與國際無人機展覽,透過政策媒合等機制來爭取 UAV(強調載重的 Cargo Drone)與 UAM(強調載人、空中計程車)商機。

跟客戶溝通關稅因應,預作準備,昶瑞對 2025 年營運謹慎樂觀

  美國基礎關稅是 2025 年上半年投資人關心的熱門議題。對此,昶瑞強調對今年營運保持樂觀。

  首先是第 1 季自結營收保持不錯成長,第 2 季訂單能見度也高,並觀察客戶是否如外界預期下急單。且跟海外客戶溝通過後,客戶紛紛表態對接下來到 2026 年的新吊扇規劃都如期進行,未受近月關稅話題之影響。

  本篇全篇文章〔昶瑞機電 問答〕有 2 字頭討論題,分為運、市場、產品與新應用、展望與財務相關等 4 面向。其中,以產品與新應用(無人機)分析為最高、占比 36%,集中在 eVTOL 與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等新產品領域上。展望與財務相關逾 27% 比例居次。

全文文章內容 = 聚焦文章內容 + 增補文章內容。已購買標題結尾有(全)字之全文文章,無需再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標題結尾有(增)字),因為內容都一致。全文章、聚焦文章有含【觀點】;另,僅全文章、增補文章有財務報表。新加入會員,應先詳讀◎〔購物.更新 〕分頁◎說明;內容型態網站不可退費,已購買全文章、自行重覆購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無任何退費機制。

(一)昶瑞吊扇 4 特點 → DC 直流,中大型,戶外可用,設計符合新穎潮流:

  1. 主要做外銷市場;海外客戶使用吊扇習慣與台灣等亞洲市場不同。台灣商家用的是工業扇,馬達轉速快、但風量小。
  2. 亞洲國家通常是吊扇單獨銷售。但歐美、澳洲等國家消費者會隨著燈具、傢俱、室內設計變動時,就更換吊扇;故吊扇銷售量大。
    • → 公司美國客戶不單獨賣吊扇,而是燈具、室內傢俱產品一起銷售。
  3. 只做 DC 直流馬達吊扇,不用 AC 馬達。也專做中大型吊扇,如好市多賣場可見的「HVLS 高風量、低轉速吊扇」HVLS 同業建準的範例連結◎
  4. 昶瑞吊扇主打 4 特點:首先,只做 DC 直流馬達風扇。其次是專做中大型風扇(低轉速,高風量)。第三特點是戶外使用(門檻高)。消費導向、設計樣式新穎。
  5. 於 2022、23 年之後投入無人機動力模組產品。
  6. 這種馬達可做成負重專用無人機,負重達 300 公斤,或……以上。而載人無人機也相似
  7. 在台中關連工業區有 4,500 坪廠房。資本額為 2.65 億元,預計 IPO 掛牌時間在 2025 年 5 月下旬。員工人數約百位,每年每人營收約 9 百多萬到 1 千多萬元。
  8. 公司週邊協力廠商有 3、5 百位協力人力。預計 2025 年底二廠申請使用執照,預計 2026 年新廠可投產。電控系統有 6 家供應協力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