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司特 問與答…開始 → 面板客戶為何對衛司特重要性正在升高?
衛司特(代碼 6894)專精電解回收技術,在董事長兼總經理林世民帶領下,2006 年先從協助 PCB 印刷電路板客戶處理硫酸銅廢液業務開始,其再生金屬回升所產出的「銅管」拿來與 PCB 客戶分潤。2015 、2016 年面板業跨入 8.5 代廠後為解決訊號遞延而得改用銅(Cu)製程( 【附錄】會說明),藉此良機,衛司特獲得了台灣面板廠接單,近幾年更進一步進駐中國面板廠做廢液處理服務。光電業廢液處理難度比 PCB 業更高,公司扮演的產業鏈更具價值;(面板客戶合作方式?)林世民指出,……
→ 東南亞商機,要從哪一個時間點、哪一種角度觀察?
隨著 2018 年中美經貿爭鋒,到 2020 年後美、中科技發展陣營分明,預料將有更多日商與台商將赴東南亞設立新 PCB 廠。林世民認為,創業之初跟著台灣印刷電路板客戶建廠的歷史似乎又會在東南亞再走一遍,(起飛明確時間?)評估 20……。
→ 近年半導體客戶取得進展,但業務模式與 PCB 截然不同原因?
跟光電客戶同時開發的還有半導體客戶;礙於客戶規模都算大、對供應鏈管控嚴謹,衛司特沒明確說明是哪三家半導體客戶;在聚焦/補充文章問與答階段,自然會點出來。而有趣的是,以「再生金屬服務(維運服務)」為主的衛司特,「電解設備與耗材(偏硬體銷售)」營收比重仍高達 4 成原因,竟跟半導體廠特殊要求有關。
→ 線上蝕刻廢液回收在台灣 PCB 工廠推動困難因素?公司突破契機在哪?
林世民說,一般「電解製程低濃度廢液業務」穩定成長,新業務為金屬含量 10~13% 中高濃度的「線上蝕刻廢液回收系統」(“線上”回收,字面意義是介接客戶工廠內的蝕刻生產製程,融入客戶產線的一環。)已經開始了第一家客戶,不過該業務在台灣推動有其瓶頸,因為(蝕刻廢液服務突破點要看什麼?)台灣現有 PCB 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