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宇航空法人說明會前言:
2019 年星宇(代碼 2646)董事長張國煒親自駕駛第一架 A321neo 返台,星宇航空就備受外界期待,其訴求跟 2家國際線航空作軟體差異化。公司成立兩年內強碰 COVID-19 疫情,但經營團隊沒有閒下來,除先租賃 17 架空中巴士機隊,亦設立完善維修資源、確保飛安,業務面先擴大亞洲新航點、下一步就是藉由數年前下單採購之廣體客機 A350 來打入北美美西與歐洲新航線,將目光放在整體亞洲航線的中轉市場,華人精品定位的星宇願景,是要逐步取代國泰航空。
疫情尾聲中各國邊境依序開放,透過機隊、機師與拓增新航線,2023 年營收坐穩 50 餘億、望向 60 億元擬跨過損平點,在 A350 長程機型到位後有機會在商務旅客佔比拉高助攻、 2 年內挑戰年營收 70 億之上,盈餘變數仍看購機折舊支出與航空業景氣。另外,星宇初估疫情期間業界貨運大增非正常現象,著眼載客客機貨艙亦能担負部份運貨效益,未來視市場變化再考慮是否採購波音或空巴全貨機,多元化營收來源。
(六)2023 年初以 19 架飛機投入營運,疫情解封朝每月 600 班次邁進(星宇航空財務分析):
- 6-6. 星宇航空預估,未來疫情全面解封之後,公司每個月航班上看 600 個航班(月產能概念,與營業額上限有關)。預計 2023 年開始,機隊有 19 架;公司人力達 2 千人以上,其中,機師 140 位機師,空服員有 4 百多人。地勤機具已準備好,銷售管道也完成佈局。 1Q’2023 年時,每個月航班能有 600 班運量(應該是指產能,實際航班仍未知)。
- 6-8. 【View】: …據媒體報導,星宇暫估,2023 年營收應逾 50 餘億元。若 2023 年疫情不再干擾且 A350 新機陸續加入營運,有機會上看 60 餘億元。
- 6-11. 因應疫情不確定性,目前大部份飛機為租賃。至於長程 8,000 海哩以上機型 A350 採自購。以飛機折舊年限較長,國際航空公司為 20~25 年。國際航線同業耐用年限通常是 16~17 年,長星宇採購為新世代飛機,耐用年限為 18 年、略長。
- 6-12. 【View】:以 A350-900 取得價格約 71 億元台幣(理由詳見下一點、第 6-13. 點),法人估算其 18 年折舊,一架平均一季折舊費用約 9,800 多萬元。星宇已於法人說明會中指出, 2022 年底到位 2 架 A350 為自購(另外四架 A330neo 則為租賃),若從 2023 年第一季開始折舊成本,一季約 1.97 億元、一年大約 3.9 億元。
- 6-13. 【Remind】:星宇是 2018 年、也就是在疫情之前就向空中巴士採購 A350-900/1000 機型;廣體機型供應鏈在疫情後或許間接受到窄體機零組件供應鏈緊縮影響,但廣體機所用引擎需求沒有急遽升高、引擎供貨穩定,按合約空巴交機應不會漲價。據 2018 年當時資料顯示,星宇採購飛機數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