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宇航空(代碼 2646)成立於 2018 年五月份,實收資本額 253.87 億元,至今年九月份員工超過 4 千多人,預計 2024 年底可達 5 千人。以因應未來航班與航線增加與接續營運成長所需。
轉機市場、精品級客層、投入貨運市場,是 3 項新策略:
投資人應該記得星宇航空在 2022 年登錄興櫃市場時,就已提出台灣地理位置優越,非常適合作太平洋的兩邊的東南亞、東北亞與北美、歐洲、澳洲的「轉機市場」(我們的◎前一篇星宇興櫃文章◎,以歷史地圖與地理學角度深度探討過,認同星宇的看法)。可見的未來五年內,此一擴大轉機策略將再深化。
星宇航空總經理翟健華表示,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已累計開闢 27 個航點、29 條航線;到今年第四季時航點不變,再增加 2 條航線至 31 條。短中程與長程航線共織出航網,有利於公司落實轉機市場。在轉機市場的執行上,內文的〔問與答〕會有充份討論(未來 4 年如何把短、長程轉機營運落實下去,有許多航空業界的眉角與門道,不是四個字『轉機市場』一語帶動),能了解翟健華所說的含義。
除了公司剛成立時已確立的轉機市場、精品級旅客定位,接續還把衝刺貨運、引進全貨機機隊作為未來一至兩年的重要策略。
星宇採購機隊逐年到位,2027 年桃機第三航廈是一大助力:
翟健華指出, 2026 年持續引入新飛機累積至 47 架。在執飛機隊接近 50 架,且短程與長程的北美航點依序開闢後,星宇航空可以更深化 「轉機策略」,加上 2027 年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的軟體、硬體可望到位,未來台灣的轉機市場,將大有可為。
本篇聚焦文章〔星宇 問與答〕有 23 題,營運相關 11 題,新段落「探討轉機市場的動力與未來」有 4 題,財務與飛機硬體相關 8 題。
※ 全文文章內容 = 聚焦文章內容 + 增補文章內容。已購買標題結尾有(全)字之全文文章,無需再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標題結尾有(增)字),因為內容都一致。全文章、聚焦文章有含【觀點】;另,僅全文章、增補文章有財務報表。新加入會員,應先詳讀◎〔購物.更新 〕分頁◎說明;內容型態網站不可退費,已購買全文章、自行重覆購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無任何退費機制。
(一)星宇重要航點演變與沿革:
- 1-1. 2019 年 12 月獲台灣民用航空運輸業許可。
- 1-2. 2020 年首航 3 條航點:澳門、峴港、檳城。同年再拓曼谷、大降、東京 3 個重要亞洲航點。
- 1-3. 2021 年,疫情後國境關閉,重心放在本地「運籌中心」正式啟用。
- 1-4. 2022 年,疫情接近末尾,正式引入空中巴士 A330、A350 廣體機。同年新闢福岡、沖繩、札幌。
- 1-5. 2023 年,首度跨足北美市場,闢洛杉磯、舊金山。同年成為國際航協 IATA 會員。
- 1-6. 2024 年,繼桃園機場後,本地第二個基地「台中機場」。3Q24 北美第 3 個航點西雅圖。
- 1-7. 累計至 3Q24 共有 27 個航點,其中,北美有 3 個長程,其餘皆為亞洲中、短程航點。起飛機基地有 2 個,分別是桃園機場、台中機場(2024 年三月)。
- 【Remind】:不久後「★☆★☆」將是星宇△△△△△地,讓各航線調配更加靈活,並早日協助台灣航空產業儘早實現轉機市場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