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X-KY(代碼 6933)基本沿革以及公司營運據點資料,請參閱前一篇文章公開部份;除了公司之前曾提及中壢建新廠之外,AMAX 目前美國、歐洲愛爾蘭、亞太的中國營運據點數與職能皆相同。
此篇內容側重變動部份;上市後股本增加至 4.166 億元。全球員工截至 2024 年 4 月底止為 427 人,其中的 85 名員工為 RD、占比約 19.9%。
財務報表方面,AMAX 財務長提示,2021 年美國財政單位給予公司薪資保證計畫貸款豁免利益,換算優惠為台幣為 1.1 億元。排除掉上述的業外收益之後,2021 年本業稅後淨利近 1.4 億元,本業 EPS 為 3.87 元。就不含大筆業收益的成績作 2021~2023 年本業 EPS 作比較,分別為 3.87 元(包含業外則為 6.9 元),5.10 元,6.88 元;本業獲利逐年增加。(如下簡表)
2021 年報 | 不含業外 21 年報 | 2022 年年報 | 2023 年年報 | |
營收 | 52.12 億元 | - | 67.49 億元 | 60.77 億元 |
營業淨利 | 1.61 億元 | - | 2.80 億元 | 3.28 億元 |
稅前 | 2.64 億 | - | 2.47 億元 | 3.12 億元 |
稅後 | 2.50 億 | 不含業外 1.4 億元 | 1.85 億元 | 2.53 億元 |
EPS | 6.90元 | 3.87 元 | 5.10 元 | 6.88 元 |
AMAX 公告的 2024 年前五月累計營收仍持續年衰退,已公告 1Q24 財報營收與獲利亦呈現年減。因此投資人也關心產品營收比重變動,對於利潤與營收的影響。
液冷解決方案獲半導體產業採用,2024-25 年貢獻占比估 3 成:
據公司表示,產品分類是以應用領域類別來區分,① 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解決方案,② 高密度伺服器和存儲解決方案,③ 液冷整機櫃解決方案。以及 ④ 其他。
其中,液冷整機櫃解決方案從 2021~2023 年,以及 1Q24 的各季營收比重,依序為 4%、9%、28%、19%。據 AMAX 評估, 2024 全年液冷方案目標為營收占比的 3 成。
我們認為,液冷整機櫃解決方案牽涉散熱效率高,能縮小機櫃空間,而受企業主歡迎。其次,輝達 AI 晶片 B200 與次世代 GB200 單價偏高、趨向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數據中心公司;中型自建雲端機房的新創公司,較想要從零件與主板價格相對實惠、仍屬 Turnkey 解決方案的 BasePOD 來入手。因此【訂閱會員專屬短評段落……,AMAX 採……連結裡有詳盡說明;】
面對台灣已有多家大型的伺服器代工廠、組裝廠如鴻海(2317)、緯穎(6669)、廣達(2382)旗下的雲達等等。屬於中小型業者的 AMAX 怎麼尋覓自己的定位?
AMAX 做解決方案,2025 年進入BasePOD與 SuperPOD 產品:
AMAX 董事長倪小菁對投資人說明時指出,伺服器內部的主板、記憶體等公用規格都會使用。只是當客戶有進一步需求時,會做客製化設計。尤以市面上所沒有的細部解決方案時,公司技術工程師就會出面來解決客戶的難題與瓶頸,例如伺服器內部線路、晶片兼容性不適合使用時,需替客戶設計,並達成高度客製化。
另有專業機構提問公司定位等問題,並不置入內文〔問與答〕中;因為我們在前一篇文章就已敘述過,惟在上下游客戶的界定上會予以保留。本文呈現的是 2024 年的新資訊,舊的就主動剔除。
AMAX 此次提出 NVIDIA 或經第三方儲存廠商認證的 BasePOD 與 SuperPOD 產品重點,向會員們於【觀點】中作簡易探討;觀點將於星期六(22日)上傳。
本篇相關財務重點則直接於〔問與答〕中,此篇關於財務與產品方面有 9 點回覆及討論。整篇問答區分財務與產品(第五段),產業(第六段),展望與業務發展(第七段)共 29 題。
(一)AMAX 主攻 3 個應用市場 → AI(如生成式訓練與數據中心)、液冷散熱、工業運算(如半導體產線):
- 1-1. 跟輝達(NVIDIA)、英特爾(Intel)、AMD 等半導體運算領導者皆有夥伴關係。
- 1-2. 定位上不算組裝廠(為完成產品,仍有組裝步驟與組裝線,但組裝不是 AMAX 核心)。主要核心是以自家的軟體、硬體設計能力,依客戶需要去提供解決方案。
- 1-3. 也定位為有工程技術的自有品牌商,能夠在伺服器產業中累積口碑;為客戶解決 ⑴ 高效能運算規劃、⑵ 網路架構、⑶ 存儲設計、⑷ 電力應用、⑸ 機櫃空間規劃、⑹ 從氣冷到液冷的散熱應用,以上皆可客製化。→ 也提供工業級測試認證。
- 1-4. 每一應用市場重視的「支持度」不同,例如,有客戶重視小的機櫃空間,有的雲端服務客戶強調存儲能力;例如,半導體產業重視「安全規格認證」等。
- 1-5. 目前 3 大 AMAX 替企業解決的「產品型態」,主要是 ① AI 人工智慧 ,② 液冷技術(Liquid Cooling),③ 工業運算。並以 ① 貢獻營運最多→ 實際應用參照 2-3. 點。
- ① AI 人工智慧:矽谷獨角獸公司
- ② 液冷技術、 ③ 工業運算:客戶是晶片製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