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澤受近年半導體業去庫存與地緣政治影響,YTD 11月/2023 營收下滑:
銳澤(代碼 7703)在 2021 年獲得朋億(6613)入股之後,2021 年擴大更多元客戶,也是激勵 2022 年業績超過 20 億元、逼近 23 億元主因。大股東朋億著墨半導體化學品系統,銳澤則專注氣體系統與二次配工程。受到 2022 年迄今的半導體產業去庫存調整,銳澤「二次配工程」接單下降,是 2023 年累計前 11 月營收 16.4 億元,較前一年度同期減少 21% 的主因。
對 2024 年展望,銳澤董事長、同時也是聖暉集團董事長的梁進利認為,隨著半導體客戶可望於 2024 年年中回升,銳澤在台灣接單樂觀。下一步要準備往國外發展,例如服務客戶台積電(2330)、力積電(6770)等晶圓廠皆往日本發展。銳澤總經理周谷樺就指出,已見到 10 億元在手訂單,未來展望審慎樂觀。按規劃,擬於 2024 年下半年就遞件申請上櫃 IPO。
走差異化;「二次配」不單靠人力,銳澤在前期規劃、前場管路配置能力強,幫客戶省時間:
銳澤觀察自家在「二次配工程」接單成績變化,認為只要關注半導體客戶稼動率表現,就可知道銳澤未來在客戶裝機需求與營運成績了。
周谷樺說,2023 年半導體產業稼動率是低了些,銳澤今年上半年有接單排程、(客戶的)設備到了,但是沒有開始按裝;故預期 2024 ~2026 年(客戶遞延的)裝機趨勢是看好的。
他說,跟「二次配」競爭同業走差異化經營;銳澤有特殊核心技能,二次配靠人力,這只是基本的,重要來自於『前期規劃』,以及『後面管路配置』。對於客戶而言,如何將二次配執行時間縮到最短、為客戶節省裝配時間,就能為客戶爭取提早生產、創造更多營收,這就是銳澤的價值。這方面,我們會在第 1-2. 點作圖示與文字說明。
半導體業界人才搶得兇!銳澤短期(2024年)與中長期計畫:
周谷樺表示,短期透過 IPO 與獎金制度來吸引人才。公司重視新技術發展,內部會以雲端知識資料庫、電腦工程設計軟體來訓練人才與傳承人力培養。
中長期透過與朋億、聖暉集團資源整合,讓銳澤業務往上、下游邁開步伐,並藉此走入國際舞台。成熟產品做品質與可靠度提升,而新產品要朝環保與節能領域來發展。
而法說會上沒有提及人才掌握實務做法問答,列於共 8 題【問與答】的最後一題上。毛利率動向、公司做了 2 題答覆,分別就「主系統/統包工程」與「二次配工程」毛利率差別;以及台灣區接單、海外區接單毛利率差異作出明確回覆。當然,聚焦文章皆有的【觀點】中,提出 2024 年銳澤已表態第一階段想法,以及公司明年遞件後、第二階段可能發展解譯;還有券商對銳澤與同業本益比對比上該如何拿捏,協助釐清區間與對該公司 2024 年“發展”之掌握。此次主觀觀點列出 9 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