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虹核心團隊來自美商應材,從零備件做起,後期投入整機設備製造:
天虹科技(代碼 6937)成立 21 年、先從半導體各種「零備件」製造做起,直到 2017 年才介入「設備」製造,產品主軸是台灣設備同業比較少涉獵的乾式製程半導體設備,如 PVD(物理氣相沉積設備)、ALD(原子層沉積設備) 、鍵合/解鍵合設備(Bounder/De-bounder)等,皆由天虹自主研發設計。公司在零備件與整機設備之開發能力,與公司經營團隊背景有直接的關係;包含公司創辦人羅偉瑞(現任執行副總),董事長兼總經理黃見駱、執行長易錦良等 3 人,都來自設備大廠美商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簡稱 AM;代碼: AMAT),只是 3 人於不同時間離開應材公司。
公司 2022~2023 年營收最大動力,不是來自矽晶圓產業應用,而是來自化合物半導體(第三類半導體)客戶的採購,也是天虹科技累計 1~3Q2023 營收年增率仍有 12.8% 的推動力,公司沒有受到 2023 年半導體庫存調整的影響。專業機構法人認為,中國近 2 年來在碳化矽、氮化鎵的投資持續增加,是一大因素。
易錦良說,他自 2017 年加入了天虹科技後,就覺得市場不應該只侷限在矽基半導體,而該放部份資源在化合物半導體應用上,例如 GaAs(砷化鎵)、GaN (氮化鎵)與 SiC(碳化矽)等,從 2022、2023 的下游應用比例證明,天虹近兩年來自化合物半導體的營收貢獻比例大。
券商認為,矽基半導體 2024 年資本支出復甦,會是天虹業績動力:
推薦券商認為,天虹科技長期耕耘半導體零備件(零組件),累積設備維修豐富經驗,也掌握到半導體未來的發展方向與商機。掌握了上述契機後,公司成功轉型的半導體設備商,薄膜製程設備自行開發軟體,採用零件自製架構,讓公司成為晶圓代工產業重要的一員。券商指出,2023 年正歷經庫存去化調整時期,等到接下來(2024年)庫存去化完成時,晶圓製造業資本支出將是天虹科技最重要的業績動力。
天虹年銷約 20 台設備,拚1H24設備業績>零備件
2022 年天虹零備件占營收比重約 5 成、設備營收占總營收約 3 成(其餘 2 成是服務/維護等其他類營收)。而截至 3Q23,零備件比重約 41%,設備比重升高至約 37%,大約能預估 1H24 天虹整機設備貢獻營收比重可超過零備件。目前天虹可以做 39 種類設備機台, 2024 年將再拓增至新的蝕刻應用、高深寬比鍍膜等新設備。
這一篇【觀點】內,將天虹與代工型態同業京鼎(3413)作個對比。並就零備件、設備這兩大產品的毛利率,還有外界比較容易忽略的「某一類成本估算」提醒注意。內文方面,半導體設備專有名詞令人感到繁雜,因此,我們除了製作表格、列入設備英文簡稱與中文名稱對照之外,還做「設備用途」說明讓您更易於了解天虹設備用在何處(才能了解其應用製程在哪裡)。同時,標示「零備件應用領域」與「設備應用領域」的大概營收比重(公司公開簡報未明確標示比例),方便查詢。【問與答】階段則包含了董事長回應 2024 年營運動力。
天虹年銷約 20 台設備,拚1H24設備業績>零備件 2023 N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