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n1興櫃訂閱:佐茂、東擎等 6 篇↩️

1on1上市櫃訂閱:永擎,華孚,寶綠特,東聯互動,松川↩️

1on1生技訂閱:得生↩️

10/29:佐茂↩️ 10/27:東擎↩️ 10/24:萊賽爾產業↩️ 10/23:聚泰↩️ 10/20:將捷↩️ 10/?:新上架↩️ 10/20:永擎↩️ 10/5:華孚↩️ 10/4:保全業生態↩️ 10/2:大鵬科↩️ 9/28:和運租車↩️ 9/25:政美應用↩️ 9/21:寶綠特↩️ 9/19:東聯互動↩️ 9/17:科技業廢水↩️ 9/8:美元→穩定幣↩️

不定期隱藏潛力公司,訂閱季刊不用等通知!近 3 個月內購買 4+ 篇全篇(聚焦+增補,視同 1 則全篇),請查看留存郵件,不定期隱藏通知。 財報更新:東擎財報已更新(訂閱同步)。【Key Points】更新:。

Dell 戴爾

By Harris, 10 十月, 2025
  永擎(7711)目前 100% 委外生產,配合廠商分別在台灣桃園與中國深圳、越南。永擎指出其四大核心價值,首先以人為本,精進研發、多元創新理念來滿足客戶所需,提供客戶可靠產品。
售價:60元
By Harris, 10 十月, 2025
  永擎(7711)2020 年是永擎發展重要里程碑,導入歐洲 Tier 1 雲端服務供應商、2024 年完成登錄興櫃,並開發與完成出貨 AI 相關產品,當年營收創成立以來新高的 88 億元。
售價:140元
By Harris, 9 十月, 2025
  永擎( 7711)產品是 ① 伺服器主機板,② 系統開發與銷售;產品應用在 ⑴ 資料中心,⑵ HPC 與 Big Data,⑶ 雲端運算跟 AI 視覺計算。員工超過 8 成是研發人員。
售價:190元
By Harris, 24 十一月, 2024
  威聯通(7805)以自有品牌 QNAP 行銷全球的 NAS(網路附接儲存裝置)公司。進入資本市場後,想進一步開拓中小企業市場的數據資料備份,還有視訊監控儲存市場與邊緣 AI 等應用,並推展雲端訂閱服務。
售價:195元
By Harris, 21 四月, 2024
  嘉基科技(6715)〔問與答〕有 25 題,包含外界關心基礎的營運展望、產品動力等。亮點是主流光模組陣營,正與另一家 AI 系統廠間的角力。AI 系統廠挾資金雄厚與掌握上游半導體合作夥伴之制高點,業務拓展氣勢正打壓既有光通訊產業陣營;這樣的發展是 2023 、2024 年光通訊產業重要大事。投資人提這些討論,是公開法說會上沒有的。
主題分類
售價:125元
By Harris, 11 十月, 2023
  AMAX-KY(艾瑪斯科技,代碼 6933)美國廠、中國廠產能相當,新設的台灣設廠考慮的不是產能,而是美國工廠有其成本議題,其次是地緣政治因素浮現後、需重新思考亞太區的定位。除了「產品組合因素」之外(內文將四大產品線 2020~2022 年與 1Q'23 毛利率作完整分析表格)另外 2 項因素亦為影響毛利率原因,此篇文章,會更進一步就營業成本、營業費用及未來觀察面向作探討。
售價:55元
By Harris, 11 十月, 2023
  AMAX-KY(艾瑪斯科技,代碼 6933)2015 年始開發液冷(水冷)技術以及人工智慧機櫃的開發,其客戶群有不小比例來自美國新創公司,此外 AMAX 也提供跨國企業客戶如半導體設備的「液冷機櫃」產品,激勵第 2 季液冷營收占比拉升至 30%。在 Nvidia 帶動 AI 趨勢,投入高速運算伺服器、網路測試/晶圓測試設備,及雲端軟體的業者先後採購了 AMAX 的 AI 高效運算、液冷解決方案,這些客戶集中在加州矽谷一帶,內文詳列 AI 軟體分析獨角獸 S 公司、存儲新創 H 公司,視覺分析大數據新應用 SS 公司。
售價:120元
By Harris, 17 二月, 2023
  東研信超(代碼 6840)是台灣本地第二大無線射頻實驗室,不同於同業耕興(代碼 6146)專攻通訊消費性電子『志願性檢測』,東研信超偏重『強制性/安全性檢測』上、占營收比重超過 9 成,主力客戶除全球前三大筆記型電腦與中國大陸手機品牌廠之外,還有工業控制產業與網路通訊客戶。為增加動能,子公司「電測認證」的林口龜山實驗室將主攻汽車電子、軌道交通、船舶、大型伺服器的電性測試;母公司東研信超再擴增既有汐止廠與內湖廠之外第 3 座北部實驗室、預計 2024 年底帶來新動能。
主題分類
售價:80元
By Harris, 22 十月, 2022
  圓裕企業(代碼 6835)生產軟板(FPC)、軟硬結合板與電子線材。2022 上半年新接美系電動車廠充電模組每輛 8 片軟板訂單,初期貢獻度不高、單季占比約 3.6%,但受惠該車廠計畫擴及歐洲與亞洲,車用軟板接單能見度高。日系客戶軍工規筆電、手持裝置則會穩住基本盤,整體軍工規營收占比約 5 成,惟明年挑戰不小,占營收 2 成消費電子變動亦劇。上游原物料 2021 年以來成本高漲,圓裕正著手重新認證低價銅與銀箔材料以度變局。
主題分類
售價:100元
By Harris, 5 九月, 2022
  可成科技(代碼 2474)在 2021 年已切入電動車機構件業務,電動車訂單持續成長、2022 年上半年貢獻營收比重已超過 1%; 2022 年第 4 季可望再量產出貨予第 2 家電動車新客戶。可成在車用市場/汽車零組件有望實現 2023、2024 年佔營收比重 2~5%,營收倍增,五年內持續往既定 5~10% 貢獻度。可成處份 iPhone 手機機殼業務的泰州廠後現金資源充裕,可透過併購或合資等方式於新創汽車廠輕量化鎂合金框架與支架需求,及醫療等新型複合材料應用打開新藍海。
售價: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