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能科技(代碼 7734)受惠於台灣半導體業投入異質整合、採用了 CoWoS 先進封裝製程的客戶面對了 ① 除泡(氣泡),② 金屬熔焊,③ 晶圓翹曲,④ 散熱等製造瓶頸。印能設備就是解決這些難題、以提升先進封裝客戶良率、或縮短製程時間。印能董事長洪誌宏就表示, 2024 年下半年解決晶圓翹曲的 WSS 方案(Warpage Suppression System)因應晶片體積變大、客戶遇到應力不均造成翹曲(Warpage)問題;同時,AI 伺服器產業讓客戶將封裝技術提升到 CoWoS-L ,帶動了第二代除泡設備 VTS,進展到第四代除泡新設備 RTS-chiplet(助焊劑去除溶解爐)產品。從字面上 “chiplet(小晶片製程,屬 CoWoS-L 新技術)”,就可得知 RTS 設備用在高效能運算封裝技術終端應用、例如輝達 Blackwell 系列(B200、GB200 等)產品上。
法說會上提及各種解決方案,可得知印能成長動力,來自先進封裝晶圓廠、記憶體晶圓廠對於封裝技術要求升高。客戶更新迭代先進封裝,印能預估客戶會碰到更多瓶頸,持續推展新設備來因應客戶需要。
印能以解決客戶製程的瓶頸為宗旨,近期再開發晶圓翹曲、散熱應用:
同時,印能爭取業務方式,是客戶封裝製程上面臨的多種困難。公司不滿足只解決最早期氣泡問題。近期還有客戶採壓合熔焊的成本偏高、生產效率低下的金屬熔焊問題,也是公司重視的商機。2024 年已投入研發客戶在元件端遇到的散熱問題等。
本文備有 8 則【Remind】與 6 個◎連結◎,讓您不用翻找其他資訊,就可迅速了解印能點出的訊息與產業背景,更高效參與一場會議。也有 6 條主觀【View】來作腦力激盪。
AI CoWoS 激勵印能,帶來晶圓翹曲、散熱商機:
為服務還不甚了解印能科技投資人需要,內文第(一)段提沿革與核心能力;第(二)為業務模式。
而自第(三)段開始,內容就會直指重點,區分為 2025 年之前設備(反映在過去業績),橫跨 2024-25 年設備(反映於 2024 年下半年到 2025 年),2025 年的新發展(公司預期反映在 2025 、26 年營運上)。
印能經營層思索是為客戶解決製程上難題,針對時下遭遇 4 大瓶頸而分別推出具競爭力設備。針對這四個難題的氣泡、金屬熔焊、◎翹曲◎、散熱,分在第(六)~(九)段。其後為財務說明與問答集。因公司設備與應用領域說明詳盡,本篇全篇文章〔印能 問與答〕投資人提問討論低於過去半導體產業公司題庫,僅約 1 字頭兩位數,分為營運、產品與技術、財務、市場與發展等 4 大面向,各面向答題數平均。
【觀點】包含有地區比重的想法,以及台積電在 CoWoS 建廠現有資訊對照,以及印能為何想介入散熱的出發點的討論,共有 15 大點。
※ 全文文章內容 = 聚焦文章內容 + 增補文章內容。已購買標題結尾有(全)字之全文文章,無需再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標題結尾有(增)字),因為內容都一致。全文章、聚焦文章有含【觀點】;另,僅全文章、增補文章有財務報表。新加入會員,應先詳讀◎〔購物.更新 〕分頁◎說明;內容型態網站不可退費,已購買全文章、自行重覆購買聚焦文章、增補文章,無任何退費機制。
(一)印能重要沿革與核心技術:
- 1-1. 重要沿革:
- 成立於 2007 年,迄今逾 17 年,先投入除泡設備,在 2010 年正式成為 CoWoS 供應鏈公司。目前股本為 2.01 億元。
- 為強化服務封裝業務,2019 年成立「製程效能事業部」,2020 年切入「載具傳輸自動化」業務(晶圓、面板、承載晶片盤皆有方案)。
- 2023 年成立中國芯印能半導體(上海)公司。推出解決 CoWoS-L 的小晶片(chiplet)的第四代 RTS 設備。
- 2024 年推出 WSS 設備抑制晶圓翹曲。同年 BMAC 爐想解決客戶散熱問題。
- 1-2. 除泡設備累積了「真空,高壓、熱流」等核心技術,後續推出覆晶點膠製程(點膠過程中不會產生氣泡)。
- 半導體業界常用到「加熱製程(熱爐方式有接觸、輻射與對流)」,印能導入「高壓-氣體分子」達到除泡效果。
- 歸納下來的核心能力,印能「控制在『真空環境』與『高壓環境』下的『熱流動向』」來完成多種解決方案。
- 透過不同真空、高壓運作技巧,加上“時間”因素來達成熱流控制。
- 1-3. 近年切入 Chiplet 小晶片封裝應用,推出 ⑴ 自動化助焊劑噴塗系統(MIJ),⑵ 高溫真空壓力迴焊爐(PRO),⑶ 助焊劑去除溶解爐(RTS),⑷ 翹曲抑制退火爐
- 1-4. 公司成立迄今銷售超過 2,500 多套設備或方案。自動化與物料遞送等相關設備超過 160 套。
- 1-5. 包含印度,全球有 9 個銷售區域。全球銷售有透過代理合作夥伴,合作夥伴有 11 家。